卓蘭自來水白濁如「洗米水」 台水允諾增設2排氣閥改善

摘錄自2019年11月4日自由時報苗栗報導

苗栗縣卓蘭鎮內灣、上新里居民反映,近期自來水質呈白濁色,且疑石灰質過高,讓鎮民抱怨連連,苗栗縣長徐耀昌、立委徐志榮與台灣自來水公司今(4日)早與鎮民共開協調會,台水表示,水質硬度檢測皆符合標準,另本月底前則會增設2處排氣閥改善水質濁度,2020年則將編列4000萬元汰換雙連地區老舊管線。

卓蘭鎮長詹錦章表示,近期陸續有鎮民反映自來水混濁,再加上當地地下水層內包括石灰質等礦物質含量較高,擔心影響健康。

台水公司第4區管理處長蕭淑貞表示,因高壓送水過程氣泡釋出,才讓流出的水色看起來較混濁,靜置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清澈,而台水近期也將增設兩處排氣閥,使空氣在水管內可先排出,預計本月底完工。

至於石灰質過高疑慮,蕭處長解釋,卓蘭淨水廠於2012年增設軟化設備後,水質硬度皆降至符合標準值的每公升200毫克以下,檢測水質濁度不良地區的用水也符合標準,未來會持續監控淨水效能。

另,鎮內部分地區自來水管線老舊,常發生「爆管」問題,台水也承諾,明年編列4000萬元汰換坪林里雙連國小附近路段的地下管線,預計總長約4.9公里,2020年10月底前完工,確保穩定供水及品質。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

更有效、易普及 科學家發現從大氣中收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ENS

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出一種可從空氣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新方法,有機會成為對抗氣候變遷的利器。

要從其他氣體流中去除二氧化碳,大多數方法都需要相當高的濃度,如化石燃料發電廠排煙管的濃度,而MIT的新技術可以應用在幾乎任何濃度的二氧化碳,甚至可低至400ppm。研究人員說,目前已經有一些可應用於低濃度的新技術,但是MIT的新方法耗能較低、成本也較低。

MIT博士後研究員沃斯基安(Sahag Voskian)在博士班期間開發出這個系統。他和化工學系教授哈頓(T. Alan Hatton)將本研究。

這個新技術的基本流程是讓空氣通過一組帶電的電化學板。整個設備是個可從空氣或其他氣體流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大型特殊電池,充電時空氣流過其電極,放電時釋放出氣體。

運作時,該設備就是不斷重複充電跟放電,充電時將新鮮空氣或原料氣體吹入系統,放電過程中吹出純濃縮二氧化碳。

隨著電池充電,電極堆中每一個電極的表面發生電化學反應。這些電極上塗著奈米碳管複合而成的聚蒽醌(polyanthraquinone)。這些電極對二氧化碳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即使在濃度很低的情況下也很容易與空氣或進料氣體中的分子發生反應。

電池放電時會發生逆反應。在此過程中,該設備可以提供整個系統所需的部分電源,並且可以噴射出純的二氧化碳。整個系統在室溫和正常氣壓下運行。

沃斯基安解釋:「與大多數其他碳捕獲或碳吸收技術相比,這個技術的最大優勢是吸附劑對二氧化碳的親和力具有二元性質。」

也就是說,電極材料的性質「要不親和力很高,要不沒有親和力」,取決於電池的充電或放電狀態。其他碳捕獲技術的反應則需要中間化學處理步驟或熱量、壓力差等能量輸入。

「這種二元親和力可以捕獲任何濃度的二氧化碳,包括400ppm,並可釋放到任何載流中,包括100%二氧化碳。」

讓空氣通過一組帶電的電化學板,即可輕易地吸取二氧化碳。

部分軟性飲料裝瓶廠會燃燒化石燃料以產生二氧化碳,用於製作氣泡飲料。同樣地,有些農民會燃燒天然氣產生二氧化碳,飼育溫室裡的植物。沃斯基安說,新系統可以讓這些應用不再需要化石燃料,也可以將溫室氣體從空氣中清除。

或者也可以將純二氧化碳氣流壓縮,注入地下以進行長期處理,甚至透過一系列化學和電化學過程製成燃料。

沃斯基安說,這個系統捕獲和釋放二氧化碳的過程都是革命性的進展,「所有過程都在室溫發生,不需要熱、壓力或化學輸入,只需這些兩個表面都能作用的薄片,可以堆疊在盒子中並接上電源。」

在工廠中,像是會不斷產生廢氣的發電廠,可以並排設置兩組這樣的電化學電池堆同時交替運作,將煙氣導向第一組進行碳捕集,第一組進入放電狀態時就導到第二組,如此系統可以一直同時捕獲和排出氣體。

在實驗室中,該團隊已經證明該系統可以承受至少7,000次充放電循環,在這段時間內效率損失30%。研究人員估計,他們可以輕鬆地將其提高到20,000至50,000個循環。

電極本身可以用標準化學處理方法製造。沃斯基安說,雖然目前製造工作仍是在實驗室環境中完成,但可以調整成用類似報紙印刷機的卷對卷製造工藝大量生產。他說:「我們已經開發出非常具有成本效益的技術,」他估計,這種材料的生產成本大約為每平方公尺的電極數十美元。

與其他現有的碳捕獲技術相比,該系統能源效率很高,每捕獲一噸二氧化碳使用約10億焦耳(1 GJ)的能量,而且始終如一。沃斯基安說,其他現有方法的能耗依進氣二氧化碳濃度不同,每噸介於10億到100億焦耳(10 GJ)之間。

研究人員成立了一家名叫Verdox的公司,以將該技術商業化,並希望在未來幾年內打造出先導性規模的工廠。該系統非常容易擴展。沃斯基安說:「如果需要更大的容量,只需要製造更多的電極即可。」

MIT Engineers Find New Way to Remove CO2 From Ai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ctober 29, 2019 (ENS)

A new way of removing the greenhouse gas carbon dioxide (CO2) from a stream of air could provide a valuable tool in the battl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say the engineers at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who developed the new system.

It can work on the heat-trapping gas at virtually any concentration level, even down to the roughly 400 parts per million currently found in the atmosphere.

Most methods of removing CO2 from a stream of other gases require higher concentrations, such as those found in the flue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based power plants. A few vari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work with the low concentrations found in air, but the new method is less energy-intensive and expensive, the researchers say.

The technique, based on passing air through a stack of charged electrochemical plates, is described in a new paper in the journal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by MIT postdoc Sahag Voskian, who developed the work during his PhD, and T. Alan Hatton, the Ralph Landau profess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device is a large, specialized battery that absorbs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ir, or other gas stream, passing over its electrodes as it is being charged up, and then releases the gas as it is being discharged.

In operation, the device would simply alternate between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with fresh air or feed gas being blown through the system during the charging cycle, and then the pure, concentrated carbon dioxide being blown out during the discharging.

As the battery charges, an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takes place at the surface of each of a stack of electrodes. These are coated with a compound called polyanthraquinone, which is composited with carbon nanotubes. The electrodes have a natural affinity for carbon dioxide and readily react with its molecules in the airstream or feed gas, even when it is present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The reverse reaction takes place when the battery is discharged.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evice can provide part of the power needed for the whole system, and it ejects a stream of pure carbon dioxide. The whole system operat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normal air pressure.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this technology over most other carbon capture or carbon-absorbing technologies is the binary nature of the adsorbent’s affinity to carbon dioxide,” explains Voskian.

In other words, the electrode material, by its nature, “has either a high affinity or no affinity whatsoever,” depending on the battery’s state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Other reactions used for carbon capture require intermediate chemical processing steps or the input of energy such as heat or pressure differences.

“This binary affinity allows capture of carbon dioxide from any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400 parts per million, and allows its release into any carrier stream, including 100 percent CO2,” Voskian says.

In some soft-drink bottling plants, fossil fuel is burned to generate the carbon dioxide needed to give the drinks their fizz. Similarly, some farmers burn natural gas to produce carbon dioxide to feed their plants in greenhouses. The new system could eliminate that need for fossil fuels in these applications, and in the process actually be taking the greenhouse gas right out of the air, says Voskian.

Alternatively, the pure CO2 stream could be compressed and injected underground for long-term disposal, or even made into fuel through a series of chem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The process this system uses for capturing and releasing carbon dioxide “is revolutionary,” Voskian says. “All of this is at ambient conditions – there’s no need for thermal, pressure, or chemical input. It’s just these very thin sheets, with both surfaces active, that can be stacked in a box and connected to a source of electricity.”

In a working plant, for example, in a power plant where exhaust gas is being produced continuously, two sets of such stacks of the electrochemical cells could be set up side by side to operate in parallel, with flue gas being directed first at one set for carbon capture, then diverted to the second set while the first set goes into its discharge cycle.

By alternating back and forth, the system could always be both capturing and discharging the gas.

In the lab, the team has proven the system can withstand at least 7,000 charging-discharging cycles, with a 30 percent loss in efficiency over that time. The researchers estimate that they can readily improve that to 20,000 to 50,000 cycles.

The electrodes themselves can be manufactured by standard chemical processing methods. While today this is done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it can be adapted so that ultimately they could be made in large quantities through a roll-to-roll manufacturing process similar to a newspaper printing press, Voskian says. “We have developed very cost-effective techniques,” he says, estimating that it could be produced for something like tens of dollars per square meter of electrode.

Compared to other existing carbon capture technologies, this system is quite energy efficient, using about one gigajoule of energy per ton of carbon dioxide captured, consistently. Other existing methods have energy consumption which varies between one to 10 gigajoules per ton, depending on the inlet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Voskian says.

The researchers have set up a company called Verdox to commercialize the process, and hope to develop a pilot-scale plant within the next few years. And the system is very easy to scale up. Voskian says, “If you want more capacity, you just need to make more electrodes.”

※ 全文及圖片詳見:

作者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如果能為孩子實現一個願望,那就是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小鳥和棲地是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

宜蘭員山採礦縮小規模 環團︰應立即撤案

摘錄自2019年11月6日自由時報報導

宜蘭縣永侒實業申請在員山鄉中華村、內城村的礦業開發案,預計將縮小開發規模;永侒實業5日發出聲明表示,原開採總面積約31公頃,將縮小至約18公頃,剩下約6成,內城的基地將全部不開採。

採礦區域與內城土地相連接的部分,按法規要求保留緩衝帶,且因有山的屏障,因此當地景觀與獨立水系不會有任何改變,更不會有山頭被砍半的問題。開發案絕非在水源保護區或水源地或取水口上游採礦,水保設施亦將採用嚴格標準,確保水質清澈才排放,且開發案採一次規劃分期開發,每次開發面積不會超過兩公頃,不會有大面積山頭裸露的情形發生。 由於開發規模縮減,每日平均砂石車數量將不超過50台,聯外之產業道路將設計為生態廊道,車輛動線將經過中華村段4公里台7省道後,直接進入蘭陽溪堤防砂石車專用道接濱海公路,不會直接進入員山鄉主要聚落,並將嚴格限制車輛車速與整潔。

但中華村及內城村民仍無法接受,強調要繼續連署反對案,以十萬人為目標;環團批評業者是「駝鳥」心態,縮小規模只是應付反彈,應立即撤回礦業開發申請。

內城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裕鴻說,開礦地點即使不包含內城區,離聚落還是太近,開發基地鄰近土石流潛勢區,難保不會有土石滑動情形;中華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明華也說,業者即便縮小開發規模,對中華村影響仍在,盼業者撤回開發案。

宜蘭縣惜溪聯盟召集人康芳銘抨擊,業者不該有鴕鳥心態,不開發內城區域,以為躲在山後面採礦就不會有人看到,其實從七賢村看過去,還是可以看到礦場另一面,礦場開發一定會對環境生態與居住品質造成破壞,應立即撤回發申請。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

Zero Waste Taiwan推出全台首個零廢棄綜合資訊平台

文:台灣零廢棄社群總召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示波器探測執行效能最佳化的8大秘訣

黑心液蛋曾引發食安風暴 食藥署終訂衛生標準

摘錄自2019年11月7日自由時報台北報導

2017年「萇記泰安蛋品」公司改標販售逾期破殼蛋的液蛋、2018年「元山蛋品」公司將沾染雞糞、破殼蛋和衛生極糟的次級蛋混製成液蛋,引發食安風暴。食品藥物管理署7日發布訂定「液蛋衛生標準」及「液蛋產品標示規定」,破殼蛋和液蛋的衛生標準都有限制。

許多烘焙業者或團膳業者都會使用到液蛋,不過以往沒有相關衛生標準;食藥署新規定,製作液蛋的雞蛋蛋殼完整無裂痕;若是裂殼蛋,蛋殼膜仍須完整;裂殼蛋需無外在污垢黏附、且內容物無洩漏;破殼蛋不得作為液蛋的原料。

另外,食藥署也規定液蛋的生菌數和沙門桿菌數,都須符合規定,品名顯著加標「殺菌」或「未殺菌」字樣,並標示有效日期及保存條件,以中文標示「本產品須使用於生產經充分加熱,或其他足以達到有效殺菌之食品」或等同意義醒語。 新規定預計2020年1月上路,違反相關規定可處3萬元到300萬元罰鍰。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

台中市去年垃圾焚化後的底渣逾10萬公噸,使用於道路工程及工業用地回填

台中市去年垃圾焚化後的底渣逾10萬公噸,使用於道路工程及工業用地回填,高達10萬7千多公噸,環保署評定「甲等獎」第一名。環保局於今(8日)指出,底渣全數在地利用,不僅促進環保再生,更為市庫最多省下5700萬元。

環保局指出,垃圾焚化後的底渣除了掩埋處置,還能再利用變身為土石資源替代原料,平時落實資源回收,除了可以讓垃圾減量,減低焚化爐的負荷之外,現在焚化爐的底渣也能經處理成資源化產品(焚化再生粒料),合法優先使用於道路級配粒料底層及基層等添加料。

推動焚化底渣再利用,不僅節省工程用料成本,更可促進環保再生。市府各項工程,只要未牽涉建築物結構強度,都鼓勵使用再生粒料作為低強度混凝土材料,或作為工業用地回填料,可減少土石資源開採,還可經由市府把關公共工程施工品質。

台中市2017年共使用5萬3263公噸焚化再生粒料,2018年增加至10萬7134公噸,2019年截至9月底止,已約使用10萬5517公噸,用量逐年成長,落實百分百「在地化」使用,2019年獲環保署評定為「甲等獎」第一名,公開表揚肯定。

台中市有3座焚化爐,廢棄物經焚化處理後產生底渣(約佔15%),每年產出底渣約10萬7千公噸,可製作出6.4萬立方公尺的再生粒料,免費提供工程單位使用,相較天然級材料每立方公尺約500至900元,依單價估算每年可為市庫省下約3200至5700萬元的相關公共工程費用。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

台南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拍板,只是未來進駐廠商的事業廢棄物如何處理,再度引發環保團體的關注

台南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拍板,只是未來進駐廠商的事業廢棄物如何處理,再度引發環保團體的關注,甚至憂心已宣布停建的龍崎掩埋場,恐將因此重新啟動評估。

該掩埋場位於龍崎工廠內,因有水源污染與斷層帶的疑慮,加上座落國際級的月世界地景,當時在地的牛埔里長陳永和結合環保團體全力反對、抗爭。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019)年初宣布終止興建案,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爭取將與左鎮草山一樣有月世界風情的龍崎,列入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範圍內,透過中央資源的挹注,朝觀光規劃、發展,擺脫惡地形的悲慘宿命,真正終結掩埋場,不再「死灰復燃」。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許主龍說,尊重中央的決策,一旦接到相關指示,會進行專業評估,若最後龍崎也納入,將全力協助當地觀光建設的推展。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

根據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陽澄湖湖體水質的變化

根據江蘇省蘇州環境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陽澄湖湖體水質的變化,自2007年起,迄今水質中高錳酸鹽、氨氮、總氮指數均有相當大的降幅;但從2016年起,一連4年來總磷的指數始終保持在約0.06毫克/升,屬於四類水源標準,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依據中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要求,三類及以上水源才可作為飲用水源。江蘇省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太湖水污染防治處處長張超指出,如何保證標準化改造後,陽澄湖螃蟹養殖池塘出水能夠穩定達標,將是與相關部門進行協商,下一步共同推動的目標;並進而確保污染物的數量得以削減,或是不造成較大的污染。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

環保局表示,該佔地9公頃的掩埋場,目前暫置約4萬餘公噸垃圾

環保局表示,該佔地9公頃的掩埋場,目前暫置約4萬餘公噸垃圾,其中2萬公噸已打包疊放,尚有2萬公噸露天堆置。後續為降低垃圾自燃的機率,正研擬掩埋場改善計畫,將向環保署爭取經費,將場區做整體性規劃、分區管理,採棋盤格或分區暫置方式,加裝排放沼氣管路,並加裝遠端監視或熱感應監測。

至於縣府向中央爭取的掩埋場活化再利用工程,環保局表示,若將既存垃圾重新挖出篩分,去化有困難,整體效益不彰,因此環保署已取消補助計畫;目前,縣府正在辦理促進民間參與高效能垃圾熱處理設施投資BOO案,政策公告至12月9日止。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 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

石虎路殺頻傳,苗栗縣是石虎重要棲地,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

石虎路殺頻傳,苗栗縣是石虎重要棲地,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在苗縣議會此會期中三度闖關縣議會,苗栗縣議會國民黨團提出國民黨團版本,議會改革連線與民進黨團共提版本,兩版本石虎保育自治條例本週二一讀通過,將交付議會第四審查小組審查。

時代力量議員曾玟學說,國民黨團的版本,將所有「石虎棲地」相關文字刪除,並且把縣府在公共工程超過1公頃與1千公尺以上,要拓寬時必須徵詢專家意見,採取友善工法的條文,也放寬變成2公頃與3千公尺,並且要超過1億元才要做審議,且所有的專家學者都由縣府來遴選。而改革連線提出版本,除了有生態補償,補償機制之外,專家學者超過三分之二,棲地分級。

議員韓茂賢說,他一向堅持的原則,保育石虎「管人不管地」,訓練人、教育人來保育石虎。石虎棲地要給國土計畫做參考是不可以的,任何政府施政、作為,如果想要保育石虎,而限制土地利用,一定先有補償措施,得到地主同意,之後才可以畫設。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https://e-info.org.tw/,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其他文章推薦】 ※何謂NBR手套,其特性及功能為何? ※選購空壓機需注意八大事項!

※一條龍物流瞄準台中港倉儲,未來商機!

※飲用桶裝水到底安不安全?破解錯誤迷思!

新北市轉軸新北市探針選用參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