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籌備組”正式成立

橡膠防塵套 11月25日下午,為更快更好地促進全國各地工程機械商協會相互交流,攜手發展,由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匯客國際會展傳媒全力協助、全國各地行業商協會共同發起的“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籌備交流會”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國際酒店11號廳會議室圓滿召開。“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籌備組”正式成立會議由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廣州匯客國際會展傳媒總經理劉智先生主持。參與本次大會的約有20傢行業協會,分別為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工程機械重型汽車配件專業委員會、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杭州市工程機械設備配件商會、泉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工程機械配橡膠O型環件專委會、貴州省工程機械行業商會、四川省工程機械商會、湖南省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聯合會、中國工程機械後市場慧快修聯盟、濟寧市機械行業協會、濟寧機械商會工程機械專委會、南寧市工程機械配件經營行業協會、河南省工程機械配件行業協會籌備委員會、深圳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等,其會長、常委理事等領導代表均參加瞭此次會議。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林素偉會長講話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廣州匯客國際會展傳媒總經理劉智先生在主持大會共劃分瞭六大議題,分別是:第一、確認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發起單位;第二、確認參與發起單位成員聯系人、職務;第三、聯盟名稱確認、主要服務功能與服務方向探討;第四、在服務方向與功能確定下,探討確認聯盟籌備組架構;第五、在聯盟籌橡膠出線護套備組架構確定下,確定下一步關於促進聯盟關鍵事項與時間截點;第六、聯盟聯絡機制及聯盟籌備秘書處設立。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工程機械重型汽車配件專業委員會韓宗師會長講話中國工程機械學會維修與再制造分會李宗元副會長講話深圳市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張益明秘書處執委講話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討論,參會商協會會長及嘉賓達成一致,推選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任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籌備組組長單位,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工程機械重型汽車專業委員會、濟寧市機械行業商會、貴州省工程機械行業商會、湖南工程機械再制造協會任副組長單位。濟寧市機械行業協會孫憲軍副會長講話中國工程機械後市場慧快修聯盟王彩英秘書長講話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會長林素偉會長擔任籌備組組長,濟寧市機無毒橡膠墊片械行業協會孫憲軍副會長、貴州省工程機械行業商會師予華會長、湖南省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聯合會朱淦執行會長、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工程機械重型汽車配件分會韓宗師會長任副組長。同時由籌備組組長提議,參會發起單位同意,由廣州工程機械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智任籌備秘書處秘書長,慧快修工程機械後市場聯盟秘書長王彩英、四川工程機械行業商會秘書長夏曹武,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工程機械重型汽車專業委員秘書長馮滿任副秘書長,籌備組秘書處設立於廣州。會上,全國工程機械商協會聯盟籌備組領導班子,對未來工作做瞭重要的指導性發言,從而明確瞭下一步的工作目標。林素偉組長表示將團結全國商協會,保持與各位副組長緊密溝通,指導好秘書處工作,與大傢共同推進商協會聯盟的盡快成立橡膠夾紗,服務行業。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7/11272879.html

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是長絲織造主旋律

海線倉儲
台中集貨理貨貼換標
台中裝卸櫃服務
塑膠射出成型
塑膠射出成型加工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為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授予“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稱號。我國長絲織造產業目前正處在歷史發展的又一個最佳時期,如何把握綠色織造的方向不動搖,如何堅持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怎樣使產業轉移實現有序可控,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日前在河南省太康縣召開的2018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研討會上,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做如此表示。本次會議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和太康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和太康縣紡織服裝協會承辦,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支持。技術創新投入應進一步提升根據國傢統計局以及各產業集群直調數據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長絲織造行業產量平穩增長,內銷市場穩中有升,規模以上化纖織造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780.51億元,同比增長7.1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瞭2.6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為27.51億元,同比增長8.46%,增速較去年同期減少11.16個百分點;利潤率為3.52%,較去年同期下降瞭1.68個百分點。雖然行業經濟增速放緩,但與其他紡織產業相比,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優勢明顯。王加毅表示,我國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增長速度快於其他紡織產業,產品應用范圍廣,創新空間廣闊,市場潛力大,成本優勢明顯,項目投資省,要順應時代發展,向創新驅動、環境友好、健康時尚、可持續發展方向不斷邁進。近年來,長絲織造行業在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節能減排、中水回用和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都有瞭較大的提升。據王加毅介紹,“差別化高密阻燃遮光面料生產關鍵技術”等一批前沿科技項目成功通過驗收,並已在部分企業批量生產,為生產企業創造瞭較高的附加值;先進的整漿並設備、全自動穿經設備、自動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數碼功能的噴水織機、檢測設備、ERP信息管理系統和中水回用系統等新技術新裝備正逐步在行業中投入使用。“無論是新建項目還是老機改造,我們提倡盡可能采用電子送經、電子卷取、凸輪開口或電子多臂開口裝置以及全自動穿經機等一些運行成本低、加工質量好、品種適應能力強的先進技術。”王加毅認為,要加快全行業落後設備的淘汰改造步伐,積極借鑒、引進國內外最新的工藝、技術和裝備,開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升級。在今後幾年,我國長絲織造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還需加大,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發經費要超過銷售收入的1%,爭取達到國際3%的水平。一個引起關註的現象是,長絲織造企業紛紛與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立研發或檢測機構,校企、院企合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完成瞭“細旦超薄彈力面料的開發與應用”“細旦超柔型面料的開發與應用”等一批行業領先項目。技術創新是實現長絲織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為突破行業一批關鍵技術,解決行業生產中的難點和瓶頸,王加毅認為要對國產化全自動穿綜、自動上軸裝置進行技術攻關,對自動落佈裝置、自動驗佈裝置做好中試攻關,對數字化整漿並、數字化噴水織機、成品半成品自動倉儲技術、ERP管理系統和在線監控與管理系統等關鍵技術智能化進行完善和升級。噴水織機污水處理須全覆蓋綠色生產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大勢所趨。目前就整個長絲織造行業來講,在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參差不齊,差距較大,亟待解決。針對行業綠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王加毅提出瞭四點意見。一是新建園區或新上項目:噴水織機在200臺以上的企業必須自建污水處理廠,污水要自行處理自我回用;噴水織機在200臺及以下的企業,廠房應標準化並集中建設,就近統一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水經處理後返回原企業實行循環使用。二是現有老的工業園區和分散企業,應在當地政府的管理下,采取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有效措施,無論是企業自行處理,還是園區統一處理,今後兩年內必須實現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全覆蓋。三是上述兩項皆要求中水回用率不低於90%。提倡采取收集儲存雨水等措施,為噴水織機補充低鹽分新水,爭取中水回用率達到100%。四是對噴水織造用水因含鹽濃度不宜過高而更新淘汰的10%的污水,無論是企業自行處理還是進園區管網,都必須經處理後達到國傢或地方排放標準才能排放。王加毅表示,噴水織機的下機污水為輕度污染水,目前,企業自行處理與園區統一處理兩種方式的技術都是成熟的,處理成本也在合理區間,生產用水循環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實質上是管理問題。因此,噴水織造污水處理問題在今後一兩年內可以也必須得到徹底解決,全行業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必須做到全覆蓋。另外,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環保形勢,為實現長絲織造產業的清潔生產,企業除瞭采用節水型噴水織機和加大污水治理外,還需加大推廣車間照明LED節能燈、廠房屋頂光伏發電和永磁電機等一系列清潔生產新技術的力度。產業轉移正當時近些年,我國化纖長絲織造產業正向蘇北和中西部轉移,逐漸開始形成以沿海發達地區為產品研發與銷售基地,以中西部地區為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的產業分工格局。作為中西部地方政府和長絲織造行業生產經營者要如何把握產業轉移的機遇,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王加毅建議中西部地方政府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應規劃先行,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做到高起點和高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要合理規劃建設水處理設施,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通過規劃安排,有效地解決產業鏈配套發展問題,對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產生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加快園區建設,獲得更大的經濟產出非常有利。作為本次大會的舉辦地,太康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已入駐企業62傢,投產及在建紡織規模達到150萬錠,噴氣、噴水、圓盤織佈機規模達到7500臺,服裝年加工能力3億件,紡紗規模在河南全省紡織行業市縣級排名第一。目前,太康縣正在做好長絲織造產業轉移承接工作,已編制《太康縣紡織化纖長絲織造產業發展規劃》並制定相應政策,著手大力發展長絲織造產業。太康縣縣長李錫勇表示,太康已經實現瞭紡織產業集群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散到聚的嬗變,形成瞭“全國有影響的差異化紗線及彈力面料生產線”等集群效應,今後將立足人力資源優勢和紡織產業基礎,堅持規模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著力培育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產業轉移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難得機遇,望我們廣大的優秀企業傢們莫失良機,有所作為。”王加毅對長絲織造產業轉移充滿期待。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3.html

遼寧:工業經濟成就喜人全面振興步伐加快

電子零件包裝承載帶
IC捲帶包裝機
台中港倉儲
中部室外倉
中部倉庫
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日前組織召開“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一場新聞發佈會,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申世英介紹瞭改革開放40年遼寧工業經濟建設有關情況。申世英表示,遼寧改革開放4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遼寧工業堅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遼寧工業形成瞭以重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工業體系。近年來,隨著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全省工業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工業經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制造強省建設為核心,以開放合作為抓手,有效應對瞭經濟下行壓力,全省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經濟40年成就喜人申世英說,回顧改革開放40年,遼寧省工業經濟成就喜人。一是工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遼寧工業在向市場經濟邁進的過程中,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產業結構,工業規模持續擴大,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2017年全省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瞭62倍。汽車產量增長194倍,乙烯產量增長787倍。裝備制造業基礎優勢明顯,遼寧省的基礎裝備、重大成套裝備在全國具有較強優勢。原材料行業競爭力較強,乙烯、PX等基礎有機化工原料產量在全國處於中上遊水平,新材料行業具備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通用航空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遼寧號”及第一艘國產航母在我省誕生。撫順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的投產,也標志著遼寧省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世界級煉化基地的省份之一。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通過不斷強化傳統行業加快實施改造升級,遼寧工業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高端裝備制造業占裝備制造業比重18%,在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領域發展勢頭明顯,在國內處於前列。大型船用曲軸、大型盾構機等產品填補瞭國內空白。新材料產業2017年總產值超600億元,在先進鋼鐵材料、高溫合金等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遼寧省催化劑總產能已位列全國第一位,PBT工程塑料等先進基礎材料已實現規模化生產。信息產業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集成電路裝備與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是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通過不斷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深化產學研合作,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不斷加強。國傢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啟動,燃氣輪機、冷熱技術、掘進裝備等3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成功創建。目前全省共有40戶國傢級、788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改造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遼寧省企業研制的五軸精密數控機床,國產化率超過80%,產品實現替代進口;工業機器人性能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潔凈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四是對外開放合作取得明顯成效。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省工業對外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遼寧省企業獲得瞭一批先進技術、知名品牌、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國際營銷渠道;通過開展海外並購,遼寧省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部分企業占據行業龍頭地位;通過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取得瞭新突破。沈鼓集團引進美國EMD公司核主泵技術並消化吸收,掌握瞭AP1000主泵設計、制造、實驗能力,填補國內空白。瓦軸集團收購世界頂級冶金軸承研發及制造企業,獲得瞭薄壁軸承、風電主機軸承等先進軸承的設計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躋身世界著名軸承生產企業行列。大連遠東刀具通過並購國際企業,迅速成為高速鋼切削刀具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0%。華晨汽車在伊朗、俄羅斯、埃及等國傢設有6個生產基地,產品出口80多個國傢和地區。同時引入瞭華晨寶馬第三工廠、英特爾等一批大項目,為遼寧工業發展提供瞭有力支撐。加快實現遼寧工業全面振興申世英強調,工業是遼寧的脊梁,工業穩、則遼寧穩。遼寧工業40年的發展歷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就是,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就必須走改革之路,走開放之路。所以我們在鞏固已經取得成績的同時還要下更大力氣抓好改革開放。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和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頭腦中固有的壇壇罐罐,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實施“一帶五基地”建設和“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紮實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和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省工業高起點起步、高質量發展,在數量向質量轉變中,加快實現遼寧工業全面振興。申世英指出,下一步我們的奮鬥的目標是;一聚焦高端化,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緊緊圍繞“一帶五基地”建設,滾動實施100個高質量發展重點工業項目,積極扶持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網信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力爭三年實現萬戶企業上雲。加快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到2020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萬戶,為全省經濟增添新活力。二聚焦智能化,紮實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加快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滾動推進100個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項目建設,用智能技術嫁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實現2.0、3.0、4.0並聯融合發展。三聚焦特色化,加快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為重點,深入實施特色消費類產品發展工程和“三品”專項行動,發展葫蘆島泳裝、丹東戶外運動服裝、高端定制服裝等特色紡織品服裝產業,特色中藥健康產品。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和非金屬礦精深加工,加快原材料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四聚焦綠色化,推動遼寧全省工業邁上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組織開展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創建工作,爭取再打造一批國傢級和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推動全省工業實現綠色化發展。申世英說,為瞭確保全省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我們要積極爭取國傢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強企業幫扶,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問題,圍繞一批新項目和大項目,加強調度,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和投產達效。強化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鼓勵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遼寧要強化內引外聯,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引導、鼓勵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強化對內經濟合作,加強與江蘇、北京、上海對口合作,主動承接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的高端化、綠色化產業轉移。圍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中東歐“16+1”和日本、韓國等國傢開展經貿合作。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4.html

安徽省經信委傾心盡力抓扶貧

空壓機
空壓機買賣
空壓機保養
迴轉式空壓機
Cover Tape
安徽省經信委在抓好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同時,心系貧困地區,近幾年來傾心盡力做好扶貧脫困工作,已經取得較好成效。選派幹部,掛職蹲點。從2013年開始,安徽省經信委連續選派3名年富力強、作風紮實的處級幹部到貧困縣宿松縣任副縣長或常務副縣長,協助該縣工業發展和脫貧攻堅。選派的幹部到宿松縣以後,深入貧困鄉村,調查研究,提出對策建設並協助縣委縣政府抓好落實;實地幫助貧困村民發展生產,脫貧致富;支持有關企業建立生產線,促進落戶企業加快發展。受到縣裡和村民的好評。支持項目,實施“造血”。省經信委領導認為,幫助貧困地區“造血”是脫貧攻堅的最好措施。省經信委重視實行產業扶貧。近年來,定點幫扶該縣11個單位立足地方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種植和休閑農業。省經信委通過實地考察,建設光伏項目,由省經信委牽頭援建,總投資91.8萬元,裝機容量120千瓦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現已建成,每年可為40傢貧困戶提供12萬元資金扶持。對貧困戶入學安徽電子職業學院的學生,減免部分費用,幫助上學。“要想富,先修路”。為解決交通不便問題,省經信委於2015年積極協調上海鐵路局及各級部門,重新開通宿松縣火車站貨運站。此外,2017年至2018年省經信委還牽頭協調11傢單位通過自籌或協調有關部門,爭取資金1300餘萬元,幫助貧困村實施農田水利、道路管網、電網改造、危房改造等項目,夯實穩定脫貧基礎。省經信委還安排宿松縣單獨申報制造強省專項資金,支持縣裡申報國傢智能制造項目,2016年縣電子信息產業園認定省級優秀電子信息基地。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5.html

甘肅出實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隔熱紙
大樓隔熱紙
防爆隔熱紙
建築隔熱紙
隔熱紙
日前,中國工業報記者從甘肅省市場監管局獲悉,甘肅省市場監管部門為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優化審批流程”服務民營經濟,又出臺瞭《關於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28條措施》(下簡稱“《措施》”)。這一《措施》從四個方面精準施策,破解民營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問題,全力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支持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措施》要求,在放寬市場準入上,提高市場主體登記便利化水平,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全面推開“證照分離”,簡化登記備案事項,推行市場主體簡易註銷,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允許“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同時,加快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凡新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傢標準認證的企業給予30萬元補助。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企業以商標、專利、科研成果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方式獲得銀行貸款,按貸款年利息的50%給予貼息補助。在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方面,《措施》指出,加大市場專項整治,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對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均可依法平等進入,不得以任何形式對民營企業設置附加條件和準入門檻。在構建誠信體系,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方面,《措施》強調,要加強信用監管,創新監管方式,對新產業、新業態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其創新發展。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6.html

陜西省召開全面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

分離機
定量泵浦
均質機
定量泵浦
堆高機
圖為陜西省全面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現場11月28日上午,陜西省召開全面深化國企國資改革進展情況新聞發佈會。陜西省國資委主任任國在會上介紹,從2016年開始,陜西連續三年召開全省國企改革推進大會,高點謀劃、高位推動國企改革工作,落實國傢“1+N”頂層設計,形成全省“1+18”政策文件體系,先後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完善省屬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18個改革配套文件,為全省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提供瞭制度保障。陜西把試點破題、積累經驗作為基本改革方法,立足企業不同特點和改革不同階段,在18戶省屬企業及權屬企業開展瞭“六項改革”試點,陜投集團、有色集團、糧農集團、金控集團4戶企業主要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歸位或授權24項權利給企業董事會,集團職能優化和產業優化取得積極進展。同時,在陜煤集團新型能源股份公司和北元化工、中陜核集團華浩軒公司、燃氣集團交通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等開展混改和員工持股試點,11戶企業試點任務全面完成。堅持把推進整體工作和開展專項工作相結合,建立工作臺賬,明確時間節點,壓實工作責任,對重點改革事項督落實、督進度、督成效,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督導機制。據悉,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去產能,退出煤炭產能1815萬噸、鋼鐵產能60萬噸;去杠桿,市場化債轉股落地490億元;去庫存,“兩金”占用總規模逐年下降,今年同比下降2.4%;降成本,成本費用利潤率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百元營業收入負擔成本費用97.1元,同比下降0.6元;補短板,省屬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6%,高於全省1%的平均水平。在“處僵治困”方面,累計處置僵屍企業70戶,占總戶數168戶的42%,處置資產總額47.85億元,清理負債40.31億元,妥善安置職工1008人。壓減法人戶數方面,累計減少法人186戶,減少各類管理費用2.12億元。延長石油集團油田公司采油廠總數由23個整合為13個,陜旅集團實行瞭“三級架構、兩級管理”運營模式。在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方面,陜西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涉及118.5萬戶,任務量全國居首,占總任務量的10%,是國傢督辦的重點省份。截至10月底,全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已完成移交或簽訂正式協議率100%,完成移交95.99%,近期分十組正在開展督查和驗收工作,今年12底前全部完成省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和教育醫療機構深化改革,明年起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國企國資發展規模實力不斷壯大,陜西省屬國有企業總資產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1545.3億元增長至2017年年底的23865.3億元,增加22320億元,增長瞭14倍,年均增長23.2%;所有者權益由431.8億元增長至7096.4億元,增加6664.6億元,增長瞭15.4倍,年均增長24%;營業收入由693.5億元增長至10132.1億元,增加9438.6億元,增長瞭13.6倍,年均增長22.9%。此外,陜西省屬國企利潤總額由2004年成立之初的46.1億元增長至2017年年底的331.8億元,增長瞭7.1倍;上交稅費由79.2億元增長至724.3億元,增長瞭12.9倍。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裝備制造、建築等優勢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電子信息、環保、醫藥等新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下一步,陜西國企國資改革將以“一個目標、九大任務、五項措施”做出全面部署安排。通過深化改革,實現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優化國有資本佈局結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企業創新發展,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加大企業人才培養,提質增效,深化國資改革,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30/11303044.html

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

玻璃隔熱紙
防爆膜
板式熱交換器
噴霧式乾燥機
工業攪拌機
圖為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優秀成果展開幕式“希望泉州廣大制造業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大賽平臺,對接大賽成果,吸引一批境內外優秀科研機構項目,高層次研發人才入駐泉州。”11月28日,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優秀成果展開幕式上,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宏緒為本次大賽做總結致辭時說。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由泉州市科學技術局、泉州市委人才辦主辦,是全球性的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大賽自2018年6月29日啟動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歷時5個月,於2018年11月28日賽事關註度達到新高度。歷時五月 全球征集作品在大賽報名征集期間,世界設計組織(WDO)、意大利工業設計協會、美國生產制造學會、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香港青年創新發展聯盟多眾多國際單位大力支持。為瞭吸引更多專業人士關註與參與,組委會還定向開展瞭一系列配套宣傳活動,更好地吸引海內外優秀設計作品與泉州市本土傳統制造企業的對接融合,加強對設計公司、研發機構、技術平臺的征集推廣。其中,包括安踏、喬丹、特步、九牧、銳馳、成藝、梅花等行業龍頭企業均有報名參加,整體提升大賽的產業對接與落地性。從大賽啟動到征集結束,共有天津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江蘇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亞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103 所院校參與。截至8月20日,大賽共計征集1127件作品,大陸地區共收到來自 21 個省市提交有效作品805 件,香港、臺灣地區征集有效作品 259 件,國外共收到來自 15 個國傢或地區的有效作品 63 件。征集工作結束後,評審工作隨即啟動,經過初評、復評的層層篩選,評選出30件最終入圍作品,全球智慧共聚泉州。大賽組委會於10月29日開展瞭為期5天的最佳人氣作品票選活動。投票通過大賽官網、微信公眾號進行,專題頁面訪問量突破222萬,共收到47萬5千多張有效投票。11月27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樊明武領銜的五位境內外業3D內專傢組成的終評評審團,經過公正、嚴格的評審,本次大賽最終誕生包括產品組、概念組金獎、銀獎以及優秀獎在內的18個大獎。成果亮相 創新技術共分享11月28日,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暨優秀成果展開幕式隆重舉行,現場頒發瞭大賽金、銀、優秀獎。由張聰慧設計的《靈犀燈》和來自匹克體育用品北京產品研發中心創作的《FUTURE ULTRA LIGHT》分獲產品組和概念組的金獎。圖為主辦方為金獎獲得者頒獎除瞭宣佈大賽獲獎名單,大賽優秀成果展也於28日正式啟動,集中展示大賽以及泉州本土3D打印優秀成果,截止30日,每天9:00-17:30都可免費出入展館參觀。此次大賽,業內專傢雲集,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樊明武為在場的各位帶來《非動力和技術應用與民營產業發展》主題演講,向與會來賓介紹目前非民用核技術給民營企業帶來的技術變革與商機。臺灣工業設計3D打印設計先驅陳人鳳女士帶來《3D打印挑戰傳統制造與設計思維》用實際案例給現場與會者分享3D打印的實際運用。大賽成果現場簽約 暢聊創業心得圖為組委會代表與獲獎選手合影據瞭解,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評選期間,組委會線下積極走訪,在德化、晉江、南安等地組織開展3D打印產業專場對接活動,涵蓋陶瓷、衛浴、傘具、鞋服等泉州優勢產業企業,將大賽優秀設計成果及設計人才與本土制造業企業對接,促成落地。同時組委會在大賽技術通道——矮凳網大賽專題板塊上線《產業觀察》欄目,將優秀賽事成果線上公佈,集中展示,成功於線上線下實現部分優秀成果轉化。此外組委會積極推動泉州行業龍頭企業對接優秀設計人才,利用大賽優秀作品集、優秀電子簡歷推送等方式,成功實現部分人才落地泉州,與本土企業達成合作意向。28日下午,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成果人才對接會舉行,除五位參賽選手進行項目推介外,現場還舉行簽約儀式,將部分前期項目、人才對接成果正式簽約。此外,來自大陸、臺灣、香港、意大利的4位3D打印青年創客以對話形式,圍繞3D打印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解決方案為主題展開闡述探討,探尋3D打印與產業融合發展新思路,分享海內外3D打印領域前沿研究成果及最新動態,深入探討3D打印在制造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此次2018年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3D打印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是貫徹實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人才港灣計劃,緊緊圍繞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創新型城市建設目標,以先進科技引領產業發展為主線,堅持需求牽引和問題導向,搭建平臺、集聚人才、營造氛圍,充分發揮3D打印技術對泉州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服務和驅動作用,加快推進3D打印與制造業協同發展,全面提升泉州制造業整體實力,促進泉州產業轉型升級。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30/11303045.html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珍珠節暨首屆山下湖珠寶展開幕

桶裝水
隔熱紙
汽車隔熱紙
大樓隔熱紙
防爆隔熱紙
11月30日上午,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珍珠節暨首屆山下湖珠寶展在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華東國際珠寶城開幕。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徐德明,中華環保聯合會常務副主席孫曉華,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主任、常務副會長孫鳳民,中共諸暨市委副書記、諸暨市人民政府市長王芬祥先生等領導嘉賓上臺為節會開幕式啟動。中國珠寶玉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史洪嶽出席開幕式並講話,有關專傢、境內外客商、相關協會負責人、兄弟縣市有關領導、全國知名新聞界人士代表、省珍珠行業協會會長單位有關代表以及諸暨市四套班子相關領導、諸暨市各鎮鄉(街道)黨(工)委書記、諸暨市級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等出席開幕式。諸暨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王芬祥致歡迎辭。本屆珍珠節由自然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和浙江省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珍珠分會、浙江省珍珠行業協會和諸暨市山下湖鎮人民政府聯合承辦。開幕式上,還舉行瞭淘寶行業淘寶直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在珍珠節期間,為進一步豐富珍珠節的配套活動以及豐富諸暨珠寶市場品類,山下湖鎮政府舉辦“首屆山下湖珠寶展”,屆時將有近35傢珠寶企業參展,展品涉及貴金屬、翡翠玉石、鉆石、紅藍寶石、水晶、歐泊、古董鐘表等,以及當代珠寶設計師、中國玉雕大師、工藝美術大師的優秀作品。同時1300餘傢珍珠商傢線上線下同步參展。此外,還將舉行中國(國際)珍珠創意設計高峰論壇,百名網紅、抖音達人“珍珠小鎮”網絡直播推介活動,2018山下湖珍珠首飾創意設計大賽頒獎典禮等活動。記者瞭解到,山下湖鎮位於諸暨的東北部,區域面積42.56平方公裡,人口2.9萬,轄1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鎮、全國千強鎮、全國山下湖珍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浙江省百強鎮鄉(第35位)、紹興市五強鎮鄉、“全國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范鎮”等榮譽,集浙江省衛生、體育、旅遊、文化強鎮於一體,是浙江省級高新特色產業基地、浙江省級服務業集聚示范區、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鎮、“美麗浙江·強鎮榜樣”產業聚集示范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產、加、銷中心。山下湖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山下湖淡水珍珠養殖始於上世紀60年代末,歷經5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瞭以養殖基地為基礎、特色工業園區為依托,專業市場為龍頭的產業經營格局。珍珠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0%,世界總產量的73 %。山下湖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交易基地,並擁有全國最大的珍珠專業市場和全國唯一的省級珍珠產業園區,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命名為“中國珍珠之都”,是我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基地之一。近年來,山下湖鎮黨委政府以珍珠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聚焦國際化、時尚化、生態化三大發展,聚力三產融合,持續打好“整治、提升、拓展”三位一體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做優做精做強珍珠產業,打造珍珠產業轉型升級范本。力爭通過兩年努力,實現珍珠產業年均產值增長12%以上、進出口增長10%以上、科技投入增長25%、品牌宣傳費用增長15%,引進國際品牌5個以上,培育民族品牌2-5個。市內珍珠養殖面積縮減一半以上,生態化率達到100%,珠寶級珍珠比例提升至10%。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提高4個百分點,旅遊人次年均增長25%。力爭通過5至10年的努力,珍珠產業從百億級到千億級進發,珍珠本身實現由珠到寶轉變。據統計,2017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2.7億元,同比增長8.5%;財政總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27.5%;工業總產值193.99億元,同比增長8.37 %;全社會固定投資額12.59億元,同比增長27.3%。完成內資32372萬元,同比增長38.9%,完成外資1600萬美元,同比增長14.28%。完成自營出口81848萬元。“舉辦兩年一屆的珍珠節是傳承與發展珍珠文化,提升山下湖珍珠知名度、美譽度,不斷開拓國內外市場的一大舉措;是展示山下湖珍珠產業轉型升級成果、促進珍珠與各類產業合作的良好契機;也是全面助推‘珍珠小鎮’建設,打造珍珠產業發展新引擎的重要途徑。”山下湖鎮有關負責人說。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30/11303047.html

數字驅動汽車生態變革 跨界融合構築產業未來

射出成型
塑膠射出
塑膠射出模具
塑膠射出廠
塑膠射出廠
編者按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取得瞭引人矚目的成就,同時保險產業同樣取得瞭非常驕人的成績,保費實現瞭規模持續增長。未來中國汽車銷量和保有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汽車保險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前景值得期待,但傳統汽車市場將面臨著外部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挑戰。通過大數據的融合將會助力兩大產業,積極應對相關挑戰,構建汽車與大數據的相關新格局。日前,2018(第三屆)中國汽車與保險大數據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論壇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主辦,中汽中心數據資源中心、中國保信車險業務部共同承辦。企業集團高層、權威專傢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汽車與保險產業生態變革及發展趨勢。謝翀達:汽車保險業創新融合需兼顧金融科技本質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及數據跨界融合驅動的產業生態變革,是多方面、多層次、復雜的,有新模式、新生態帶來的紅利,也有產業外部、內部和新技術衍生出來的各種風險互相交織。所以要重點關註數驅生態變革帶來的挑戰,包括汽車及保險業的科技創新進步、新技術推廣以及整體效能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科技創新生態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因為仍存在創新要素脫實向虛的問題:新技術帶來的新風險。對此,重點做好以下三個堅持:一是堅持開放和合作,共享新技術,要進一步挖掘數據的價值,實現數據的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數據的社會效能,建立汽車與金融機構之間科技合作的有效機制,加強科技能力的共享,促進整體科技能力的不斷提升,通過支持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深化與相關企業的合作關系,把握科技進步帶來的新機會,用好科技成果,同步提升各自產業的信息科技能力,探索建立支持科技合作的平臺,創造以科技合作為基礎的新型服務模式,為行業、為社會提供公共認證、公共接口、公共數據等服務,改變過去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對稱、產品同質化、服務碎片化的狀況,不斷探索科技合作的新模式、新領域,充分提升汽車和銀行保險業信息化的整體協作水平和集約化能力。二是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共建新生態。汽車產業作為我國實體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已進入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以服務國傢汽車戰略為目標,推進汽車銀行保險生態圈的建設,要求汽車產業鏈上下遊之間加強合作,充分發揮汽車產業在工程研發、設計制造、供應鏈管理等方面的傳統優勢與互聯網企業在渠道、獲客、技術應用等能力方面的長項強強聯合。三是堅持創新和風險控制並重。共防新風險,汽車與銀行保險業間的創新融合發展要兼顧金融科技的金融本質和底層的科技本質,采取雙輪驅動的模式,抓住科技驅動的本質,治理向上,穿透網絡信息應用去理解研判分析上層的各種金融活動,做好新場景新模式下的業務需求分析,業務邏輯設計,系統鏈條測試,數據互通互連,關聯風險分析等識別工作,將技術安全與業務安全緊密結合,不斷擴大應用新技術在開展客戶身份識別,駕駛行為監測預警,車輛安全設計,金融交易監控,反欺詐等方面的應用。梁貴友:滿足消費者需求是未來汽車產業第一要務 互聯網從1969年誕生到現在,對我們的生活產生瞭極大影響,而汽車產業是一項涉及人、氣候、路面、安全等系列問題,並且需要進行批量規模化生產的龐大系統工程,是所有大數據中與生活場景結合最緊密的領域,所以隨著智能化、互聯網的深入、大數據的加持,未來兩條線必然相交。關於汽車產業未來趨勢,現在普遍認為軟件定義汽車,其實汽車基礎仍然存在,底盤和操控性能依然是汽車產業的強項,之所以有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無非是智能化的出現,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和新勢力在沖擊和改變汽車產業的方向。所以汽車的標準化會逐漸加強,人機交互智能網聯對汽車的挑戰難度很大。事實上,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無論是軟件定義汽車,還是汽車產業加軟件,核心還是滿足用戶和消費者的最大需求為第一要務。在當今汽車時代中,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新勢力,或者是傳統汽車產業,都以創新化、專業化、平臺化、聯盟化、生態化為發展方向。為瞭滿足美好生活美妙出行,如何把大數據和產品這兩端打通,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每天大量的數據方提供各種數據,但是必須要選擇合適的數據來加以利用,而且必須要建立一種特殊的模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作為主機廠該如何利用數據,可以從四個層面總結:第一個層面,產品策劃。從今年年初開始,我們提出瞭六位一體蜂巢式的策劃模型,用戶、專傢和創客,以及內部的技術人員、研發院,再加上產品與策劃部門一起,對產品策劃進行梳理,並進行描繪。其中還包括數字生態、市場數據分析,甚至成本、制造、工藝等,六位一體,這樣的模型最穩固。第二個層面,打造“一群三庫”,群是用戶粉絲群,這個粉絲群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終端,每個人的意見和想法有可能直接反映到產品上。同時還要建三個庫,場景庫、創意庫和對標庫。場景庫就是圍繞用戶場景開發產品。創意庫,將普通用戶提出的抱怨點放到創意庫裡,來滿足用戶需求和規劃產品。對標庫,旨在做整個市場行業的產品對標。當然,智能制造也需要大數據的支撐,將來還會涉及生產制造領域,打造智能出行生態圈。未來汽車領域新利潤點的方向是在出行服務,這一方面一汽紅旗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下一步要在這個領域打造自己的獨特優勢。吳志新:讓大數據發揮產業轉型的橋梁作用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努力,汽車產業從小到大,正在向強國發展。中國不僅是世界上第一汽車制造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7年,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億輛,並且還在快速增長。我們預測,中國汽車保有量將會達到3億~4億輛,還有接近一倍的增長空間。所以說,會制造更大量的數據,這也需要更大量的數據平臺來支撐這樣的產業發展,不管是技術創新、產品開發還是售後服務,甚至全產業鏈上,都需要大數據的支持。面對不斷提高的標準要求,瞬息萬變的市場動態和高速發展的技術趨勢,大數據將如何發揮橋梁作用,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需要我們共同去探索。未來應重點關註的是:首先,加速數據價值的挖掘,持續推進汽車與保險大數據體系的建設和落地應用,積極以大數據建設為契機,攜手汽車產業、保險產業以及相關產業,共同推動產業鏈的數據共享、業務互通、人才能力的建設、前瞻技術拓展等全面的突破,為實現產業生態變革匯聚新的動能。其次,深化科技創新,以大數據促進模式創新、業態創新的成果落地。我國面臨著日益嚴重的交通問題、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共享出行、智慧出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各類新產品新技術為解決這些社會問題提供瞭新的解決方案。大數據作為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的基礎支撐,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需要從大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應用以及數據安全技術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和建設力度,保障相關新的成果落地實施。再次,優化資源體系,促進大數據資源共享,大數據共建共享與價值轉化。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的產業體量、規模、增速都是最高的,相應的問題也是比較多,中國汽車市場要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大數據的資源共享、體系共建、價值共通是必然的路徑。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完善,大數據應用領域的不斷豐富,數據應用價值將會逐漸體現。趙福全:汽車共享是共享經濟的最高境界世界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會主席、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 趙福全未來汽車產業應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萬物互聯使汽車參與連接並產生數據,而海量數據帶來的則是無限暢想空間。數據會變成第一生產力,用不好也可能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最大阻力。當前,汽車產業超速發展已經成為負擔,交通效率已經帶來工作效率的巨大下降,共享化勢在必行。有人用共享單車的失敗來否定共享經濟的偉大意義,但錯誤的事,也可能是正確的思想和錯誤的執行共同導致的結果,共享之所以沒有落地,是因為有些關鍵問題尚未解決。這些問題不解決,共享化就沒有未來。互聯網能夠使人類社會產業發生革命性改變一定要依托於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縱觀人類歷史,三大改變造成翻天覆地的變化:能源、交通和信息,這三個改變同時作用在汽車上,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呢能源的改變是告別使用多年的石油,交通的改變不是要放棄汽車,而是尋找與傳統汽車的差異,信息產業則是帶給汽車信息互聯。三項改變會影響交通、大環境、能源結構、能源供給,最終會影響城市和生活,未來汽車一定不是簡單的代步工具。可以預計,在未來30年之內,基本所有城市都要向公共交通發展,所以未來一線城市一定是公共交通和共享交通為主,私人交通為輔。一二三線城市都會讓共享交通大行其道。從需求上說,消費者追求的是低成本出行,共享恰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社會的目標是建立節約型社會,也可以通過共享實現。在汽車的四化當中,共享是第一位的。互聯化,保證資源需求打通。智能化,保證共享可以不需要人配駕,實現無人駕駛。電動化,讓汽車共享成為最佳載體,不換機油,也不需要維護,隻需要插電,它們共同為實現共享化提供可能。13億中國人的汽車需求和社會承載力之間的矛盾,通過技術革命作為催化劑帶來瞭汽車共享巨大的可能性,也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共享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大勢,汽車共享是共享經濟的最高境界,也是未來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部分。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203/12033071.html

安徽大力促進技改 投資效益快速增長

海線倉儲
台中集貨理貨貼換標
台中裝卸櫃服務
塑膠射出成型
塑膠射出成型加工
今年下半年,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穩投資”工作方案部署,埋頭苦幹、銳意進取,切實提高投資質量、優化投資結構,1-10月,安徽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0%,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0.6%。工業和技改投資增速雙雙創年內新高。技改投資增長呈現出“一快雙升”的良好態勢,工業技改投資增速提升,分別高於工業和固定資產投資10.6和18.5個百分點,環比三季度提高3.8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8個月提升,1-10月同比增長31.5%,比去年同期高16.4個百分點;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實施進度加快,順利實施1162項,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增強重大項目儲備質量,提高重大項目儲備實效,儲備實施一批關系全局發展、影響長遠的重大項目。組織編制兩批技術改造投資導向計劃。共包括技術改造項目近4000項,項目總投資約900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00餘項,總投資8000億元。同時,密切關註項目入庫和投資完成情況,全面落實重點項目月調度制度和10億元以上項目專人聯系制度,按照“月統計、季通報、年考核”的要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土地、融資、審批手續等難題。並積極開展示范項目調研活動,組織召開項目工作現場會,選擇投資完成進度好、項目技術裝備水平高、投產後效益明顯的重點項目,進行實地調研走訪,總結先進經驗進行廣泛宣傳,有力提振企業傢投資信心。在落實有關擴大進口政策措施,引導工業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開展技術改造。將技術裝備引進項目納入導向計劃,給予進口設備免稅、重大技術裝備免稅政策支持。安排制造強省技術改造項目資金5.4億元,支持項目300餘項。推動落實部省行“三方聯動”試點,準確把握重點支持方向,組織企業申報國傢重點導向計劃項目庫,爭取資金支持。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203/1203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