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條完整 宜春著力打造鋰電新能源千億產業工程

飲水機
桌上型飲水機
辦公室飲水機
直立式飲水機
飲水機設備
2018年10月10日下午,2018中國(江西)宜春國際鋰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展覽會新聞發佈會在南昌舉行。圖為宜春市政府副市長韓志軍在發佈會上情景宜春市政府副市長韓志軍在發佈會上告訴中國工業記者,宜春市委、市政府決定於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在宜春舉辦2018中國(江西)宜春國際鋰電新能源(汽車)產業展覽會(以下簡稱展覽會)。展覽會將呈現出三大看點:產品展示豐富多彩,學術交流精彩紛呈,經貿合作成果顯現。近年來,宜春市大力實施“產業興市、工業強市”,加快推進“三個中心、一個基地”以及“三群兩谷一帶”產業工程建設,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尤其是鋰電產業從無到有,“亞洲鋰谷”影響力正在形成。力爭到2020年形成千億元產業規模,唱響“亞洲鋰都”品牌。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宜春累計簽約引進鋰電新能源產業項目92個,其中投產項目63個,在建項目23個,2018年新簽約項目6個。引進培育瞭遠東智慧能源、紫宸科技、合縱鋰業等一批在行業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形成瞭從鋰礦原料采選到電池級碳酸鋰、電池關鍵材料,再到鋰離子電池及新能源汽車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宜春市科技局局長朱宏標,宜春市工信委黨組成員、鋰電辦專職副主任呂軍,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世毅,浙江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張勇,遠東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棟等出席瞭新聞發佈會。產業鏈條日趨完善宜春市工信委黨組成員、鋰電辦專職副主任呂軍在發佈會上回答中國工業報記者提問時說,宜春市旭鋰礦業、金地鋰業、泰昌礦業等企業不斷擴大選礦能力,鋰雲母精礦供應能力突破120萬噸(按氧化鋰品位3%折算),可支撐至少6萬噸碳酸鋰生產的原料。在碳酸鋰生產方面,銀鋰新能源、合縱鋰業、南氏鋰電等企業采用不同技術,各自實現瞭高效率從鋰雲母中提取碳酸鋰及其他有價元素,實現瞭規模化量產,預計2018年碳酸鋰產量可達3萬噸。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擁有上遊鋰礦采選、碳酸鋰生產企業,中遊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電池制造企業,下遊新能源電機、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尤其是鋰離子電池隔膜方面,宜春清陶投產、江西通瑞試生產即將正式投產,實現瞭高端電池隔膜零的突破。圖為新聞發佈會現場一幕著力打造千億產業工程中國工業報記者瞭解到,新一屆宜春市委、市政府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現有產業基礎,對鋰電新能源產業進行瞭因地制宜的規劃。按照“332”戰略(三個基地、三大中心、兩大平臺)打造宜春市動力鋰電池制造產業基地、鋰電核心材料生產加工基地、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建成鋰電企業總部辦公中心、鋰電新能源產業人才服務中心、國傢鋰電研發監督檢驗中心,創建鋰電新能源產業金融平臺與鋰電新能源產業材料采購平臺。宜春鋰資源豐富,已探明可用氧化鋰儲量258萬噸,占全國五分之一。宜春市先後出臺瞭《關於加強我市鋰礦產資源管理若幹意見》、《推進我市氧化鋰資源管理實施辦法》等專項政策法規,形成瞭完善的政策保障體系,確保鋰礦資源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成立礦業公司開展鋰資源整合工作,全市主要含鋰礦權實現政府掌控。對生產水平高、附加值高的碳酸鋰企業,優先配置鋰雲母資源,促進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還先後出臺瞭《關於加快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決定》、《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優惠政策》、《關於加快推進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宜春鋰電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兌現操作細則》《江西省宜春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在項目引進、企業扶優扶強、人才引進及科技創新、配套服務平臺、新能源車發展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瞭有針對性的政策,對鋰電企業予以大力扶持,形成推進有力、保障到位的全方位政策體系。與此同時,宜春市出臺瞭《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從住房支持、安居費、編制使用、職稱評聘、就醫就學、配偶安置、創業創新等各個方面提供優惠,最大限度地破解人才難引進瓶頸。為打造“亞洲鋰都”,推動鋰電新能源千億產業發展,出臺《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人才支撐計劃實施意見》,依托鋰電產業先後聚引院士、教授、博士等260多位高端研發人才,使宜春成為全省最大的鋰電研發人才聚集地之一。宜春市在做好幫扶培育龍頭方面,強化項目服務,跟蹤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每年累計為鋰電企業減免稅費近千萬元。發揮“財園通”、“銀園寶”、“銀企對接”等金融平臺作用,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每年幫助鋰電企業融資2億多元。幫助鋰電企業向上爭取扶持政策和資金,市級層面的項目和資金優先向鋰電企業傾斜。通過精心培育,形成瞭福斯特、紫宸科技、江特電機、升華科技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其產能規模和市場占有率已位居全國前列。福斯特18650鋰電池產量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動力電池年產10萬組。紫宸科技矽碳負極材料的研發和生產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行業排名穩居全國前三位。江特電機成功收購揚州九龍客車,將實現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20萬輛新能源SUV、2000輛客車的生產能力。在聚焦平臺強化支撐方面,出臺瞭《宜春市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的設立與運行方案》,組建規模30億元的鋰電產業發展引導基金,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市內大中專院校開設鋰電本科實驗班和鋰電新能源學院,在校生規模上千人。連續舉辦三屆鋰電國際高峰論壇和產業合作推進會,有力推動項目合作和“亞洲鋰都”的宣傳造勢。開展宜春市鋰電材料及產品檢測中心組建和資質認定工作,成功獲批省級CMA和國傢CNAS檢測資質。每年組織瞭兩次外地專傢來宜講課交流活動。成立市充電公司,在全市范圍內規劃興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配套設施。籌建鋰電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整合全市鋰電檢測平臺和科研機構,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012/101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