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的“珠西實踐”

台中裝卸櫃服務
塑膠射出成型
塑膠射出成型加工
射出成型
塑膠射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 康萌越 楊幸 邵立國 喬標

  廣東省經信局4月19日公佈《關於扶持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財政政策措施(2018~2020年)》,對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給予更大力度的資金扶持,對各市符合《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聚焦攻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展重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及韶關配套區,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再到整機的配套產業體系予以扶持,采取股權投資、貼息和事後獎補等方式,支持珠西各市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引進和落地建設。

(資料圖片)

  為解決廣東省東、西兩岸發展失衡問題,增強裝備制造業實力,2014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依托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順德等地區,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力爭將其建設成國內領先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經過近三年的發展,珠西地區先進裝備制造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企業活力大幅提升,並於2016年獲批《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群,成為廣東省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亮點,為探索城市群協同發展、共同推進《中國制造2025》加速落地提供瞭許多寶貴經驗。

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經驗

  一是以頂層設計為統領,構建部省市縱向貫通、城市間橫向聯動推進的政策體系。

  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出臺瞭一系列政策文件,強化頂層設計,構建瞭部、省、市聯動推進的良好局面。在部省間,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簽署《共同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發展合作協議》,明確瞭在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以及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創新能力等方面展開合作。在地區間,確立瞭由珠江西岸“六市一區”政府及省直有關部門共24個單位組成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明確瞭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各地區積極響應,市級(包括順德區)層面共出臺扶持政策措施文件54個。在部門間,省有關單位出臺扶持政策措施文件39個,從用地、用海、財政、金融、人才、創新、項目審批、環評手續等角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瞭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產業帶建設以來,珠江西岸共引進億元以上裝備制造業項目599個。

  二是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形成完善的任務推進工作機制。

  為推動各項工作順利實施,廣東省經信委先後發佈瞭《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工作信息通報制度》、《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評估工作制度》等,明確瞭各部門、各地區在落實工作的分工職責和工作要求。2014年以來,共推進美國福陸海工、中興智能汽車、沈陽機床等391個億元以上項目新開工,推動ABB機器人、艾默生電氣、北汽福田等317個億元以上項目新投產。同時,近期開展瞭對產業帶建設的各項政策進行全面評估的工作,對實施不理想、針對性不強的政策文件進行“增、補、改”。經過評估,省直部門文件計劃保留36個,修訂完善2個,廢止1個;市級文件計劃保留51個,修訂完善1個,廢止2個。此外,珠西對各地各部門任務完成情況每年都要開展評估,並將排名結果公佈於省政府門戶網站。

  三是以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為抓手,推進部分先進裝備制造“超常規發展”。

  工作母機類制造業是珠江西岸根據自身產業情況提出的一個新的產業概念,依照國傢統計局標準,包括金屬加工機械制造等9個中類和切削工具制造等50個小類。為加快轉變長期以來“買裝備造產品”的生產方式,廣東以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為主攻方向,以政策引導為抓手,推動部分先進裝備制造實現瞭“超常規發展”。珠西在集中調研基礎上,發佈瞭《關於支持珠江西岸工作母機類制造業發展若幹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通過股權投資、事後獎補、貼息等方式引導企業加快集聚做優做強。以貼息為例,珠西對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作母機類制造業項目,按不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予以貼息支持。其中,總投資額3000萬元至1億元項目,貼息1年;總投資額1億~5億元項目,貼息2年;總投資額5億元以上,貼息3年。政策效果顯著,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實現超常規發展,據統計,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7月,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21%、21.6%和23.3%,均顯著高於同期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工作母機類制造業占廣東全省的比重由2014年的46%提高到2016年的52.3%。

  四是以協同發展為方向,推動大中小企業集群式融通發展。

  在產業帶建設過程中,珠西堅持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依托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中小企業主動對接大企業,共培育產值超10億元的裝備制造龍頭骨幹企業131傢,形成20個年產值超100億元的先進裝備產業集聚區。在“以大帶小”方面,珠西建立省、市、縣分級培育機制,將招大商、抓龍頭、育集群結合起來,以龍頭骨幹企業帶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比如機器人產業,近年來成功引進ABB、庫卡、安川,以及國內的新松、哈工大機器人、華中數控等龍頭企業,培育發展瞭格力智能裝備、嘉騰、利迅達等本土機器人骨幹,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隆起地帶。在“以小融大”方面,珠西中小企業圍繞行業龍頭企業主動對接、配套發展,逐步走上“以小補大”、“以專配套”和“專精結合”的發展道路,近兩年共有2144傢小微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

三方面的啟示及建議

  一是加強部、省、市聯動,合力創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部省聯動機制是我國在制造業發展過程中,逐步總結出的一條推進地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重要經驗。依托部省聯動機制,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既與國傢發展戰略相一致,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認可與支持,又充分調動瞭廣東省的積極性,集中體現瞭多方面力量。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培育若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我國制造業發展提出瞭新要求。傳統的地區主導發展模式已難以適應新形勢、新挑戰,亟需借鑒珠西經驗,以中央和地方的合力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在中央層面,應充分發揮國傢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的統籌作用,加強對我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總體部署,實現協同、有序、梯次發展。在地方層面,要結合自身優勢積極推進先行先試,率先在有條件、有潛力的地區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試點,鼓勵創新,大膽探索,積累集群培育經驗。同時,要註重加強上下聯動,建立積極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建議設定產業集群發展監測指標體系,打通中央和地方信息傳遞渠道,加強集群建設進程實時反饋、政策措施及時監督,協同推進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

  二是增進區域內外協同,全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對城市群而言,地區間的統籌協調既是痛點難點,也是潛力所在。隻有建立有效的區域協同發展機制,才能高效推動地區間、產業間資源實現有效配置,提高整體發展水平。通過地區內資源的有效整合、產業提升的績效考核、完善的工作流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瞭上下貫通的推進機制,切實加快瞭實施進度,成為珠西產業帶建設的重要制度保障。“珠西模式”不僅重視區域內各城市間招商、產業發展、功能定位的協同,也關註珠江西岸與東岸及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協同。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而我國有些地區產業發展面臨同質化、各自為政甚至惡性競爭等問題,建議參考珠西經驗,增進區域內、區域間產業協同水平,進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在區域內,建議開展產業合作試點,推動區域內有共同產業發展需求的城市,在相關領域進行聯合試點申報,積極探索有利於推動整體協同的發展模式,暢通區域內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流動。同時,要積極探索資源共享、利益協調推進等產業招商機制,大膽實踐頂層設計、產業鏈配套、專項資金等產業引導機制,勇於創新財稅、用地、用水、用電、用氣等產業倒逼機制,破解廣泛存在的“爭項目”、“爭資金”難題,打造區域內利益共同體。在區域間,建議搭建技術創新科研政策咨詢平臺、信息服務平臺、資源共享平臺等,確定協同發展產業領域,推行產業協同創新計劃,通過項目招標、團隊組建、資源調配、整合共享,高效推進產業協同創新。此外,要密切結合《中國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的要求,註重通盤考慮,推動各地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三是強化試點示范引領,奮力推動制造強國建設。

  我國制造業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沒有成熟的路徑可走。很多地區在發展過程中缺少經驗借鑒,出現瞭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典型地區的示范帶動作用,探索出可復制、可參考的經驗,引領帶動其他地區發展。

  在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過程中,已形成一系列典型的經驗做法,在頂層設計、制度建設、協同發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鑒與示范意義。同時,我國其它試點示范城市(群)也積累瞭一些有益經驗,建議對這些經驗進行提煉總結,加快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一方面,委托第三方機構研究制定試點示范城市(群)考核評估體系,從創新能力、質量效益、政策體系、區域協同等方面進行考察,對典型經驗加以提煉總結,對存在的問題予以分析修正。另一方面,要開展試點示范城市(群)經驗推廣活動。對試點城市探索出的成功經驗和模式,通過召開現場會、媒體宣傳、互動交流、印發文件等形式進行推廣,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推進制造強國建設。

source:http://www.cinn.cn/zbgy/201804/t20180426_18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