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應用火熱 供應鏈管理體系不斷優化

nbr耐油手套
無塵擦拭布
無塵擦拭紙
隔熱紙
大樓隔熱紙
近年來,我國工業、農業的發展狀況受到瞭有關部門的高度關註。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工業領域加快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並向著智能化、自動化、高效化方向轉變。當前,為推動工業實現平穩、健康發展,世界各國紛紛采取瞭一系列政策。“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美國工業互聯網”等一系列國傢戰略的提出與實施,推動著工業不斷向前發展,也從一個側面展現出各個國傢對於工業發展的重視。為適應新的歷發展要求,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用於工業領域的新路徑。工業物聯網市場前景廣闊為融入世界發展潮流,我國積極采取行動,大力推動物聯網在工業、農業、交通等領域的應用。目前,我國上海、北京、天津、廣東、江蘇、浙江、福建等主要制造業省市已經出臺瞭多項政策,並根據每個省市的產業發展現況與優勢,明確瞭工業物聯網在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方向。在政策引導和行業人士的共同推動下,工業物聯網在工業領域加速落地,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瞭1890億元,在整體物聯網產業中所占的比重超過瞭15%。預計在政策推動以及應用需求帶動下,到2020年,工業物聯網在整體物聯網產業中的占比將達到25%。在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實際應用日益火熱之際,眾多的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網絡運營商、平臺供應商等都積極加入到工業物聯網的產業鏈中。在這些廠商的推動下,工業物聯網技術升級的速度不斷加快。工業物聯網可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據專傢分析,工業物聯網可以應用於產品生產、設備維護、環境監測等工業應用場景。在這些應用場景中,其在工業生產過程管理體系優化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尤其受到業內人士的推崇。運用工業物聯網後,工業產品生產管理、環境監測管理水平得到瞭進一步提升。在原料采購方面,工業產品生產者在對原料供應鏈進行管理時,可以采用工業物聯網中的傳感網絡技術,這樣做可以有效提升原來供應鏈的運作效率,使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料能夠及時、迅速的到達生產車間。在生產工藝提升方面,工業產品生產者利用工業物聯網相關技術,可以實時采集產品參數、並對生產設備、生產原料消耗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從而剔除不必要的生產環節,優化工業產品的生產流程,使工業產品的生產工藝得以改進和提升。除此之外,工業物聯網還可以被應用於車間環境監測、生產設備監控等方面。在生產設備監測方面,將傳感技術與制造技術進行融合後,工業生產人員可以對生產設備進行遠程監測,及時發現有故障的設備,進而對其進行維修。未來工業智能化轉型的速度將不斷加快實際上,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的工業生產體系造成瞭一定的沖擊,傳統工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模式都發生瞭許多變化。隻有不斷提高生產效率、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工業產品制造商才能生產出更多高質量的產品,並推動工業建設實現長遠、健康發展。目前,工業物聯網前沿技術在多方推動下日趨成熟,其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速度正不斷加快。與此同時,人才不足、行業規范缺失、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工業隱私數據容易泄露等問題,仍然限制著工業物聯網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展望未來,隻有凝聚多方力量加強,不斷對於工業物聯網前沿技術的研發力度,註重與國內外同行的交流,才能推動工業加快向著自動化、高效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並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尤其是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工業物聯網的健康發展,將為我國經濟增長註入更多動力。屆時,依托物聯網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國傢將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與重點戰略佈局,隻有提早準備,才能在工業物聯網新機遇到來之時抓住機會,並推進工業建設取得新的成果、實現新的飛躍!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7/11272858.html

工業APP溯源:知識軟件化返璞歸真

AVX代理商
AVX
NBR手套
NBR手套
nbr乳膠手套
工業APP是什麼工業技術軟件化是什麼是如何產生的兩者有什麼關系與工業軟件有什麼關系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什麼關系與軟件定義制造有什麼關系軟件是什麼:從大數據到大知識,從德魯克到安德森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也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軟件不僅僅是一行行的程序代碼,也不僅僅是一個個的算法模型,這些都隻是軟件的某種具體表現形式而已。從根本上看,軟件是對客觀事物的虛擬反映,是知識的固化、凝練和體現,是現實世界中經濟社會范疇下各個行業領域裡各種知識的表現形式。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的彼得·德魯克在《經濟學人》雜志上發表過一篇題為《下一個社會》的文章。他從政治、經濟、社會、管理等諸多視角,全方位地研究組織管理對於人類社會的深刻影響。他預見並深信“下一個社會”是知識社會。隨著知識社會的臨近,知識以“加速度”方式積累形成“知識爆炸”,將會產生越來越多的知識產品。知識將由工業社會中的非獨立性生產要素變成獨立性生產要素。知識將超越資本,成為社會的關鍵資源。知識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建立起新型的生產關系,催生出遠超現今的強大生產力。知識資產及其產生的生產關系將催生以知識經濟(信息經濟/數字經濟)為核心的社會形態。這個社會亦可稱為知識社會,知識社會是信息社會發展到高階段的產物。當時還沒有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知識型IP等概念和技術,但是彼得·德魯克的論斷前瞻而精辟:下一代經濟的核心資產不是物質,而是知識,因此,知識工作者是新時代的“知本傢”。未來管理的核心是有效定義具體知識的運用和組合,未來的工作方是知識的擁有者——知識工作者接入一個集群,這個集群負責把不同的專業知識作用到某個共同的“最終產品”上。知識將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由此產生一個問題,即如何把知識作為一種重要生產要素去分配及管理如何承載知識來產生生產力另一位著名人士,美國矽谷投資傢馬克·安德森的言論某種角度上可視為對此問題的回應。馬克·安德森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題為《軟件在吞噬世界》的文章,認為軟件將逐漸成為世界上所有行業的運行基礎,軟件創新公司將會逐漸主宰所有產業,包括很多從前跟軟件沒有什麼關系的領域。彼得·德魯克的“知識”和馬克·安德森的“軟件”有什麼關系呢他們的內在邏輯是什麼彼得·德魯克宏觀地定義瞭知識是未來的“生產資料”,所有生產關系將隨之改變;而馬克·安德森微觀地定義瞭軟件作用,即軟件作為知識的載體,將改變所有產業。軟件承載瞭知識管理,並且對知識要素進行優化及配置,從而產生強大的生產力。在數據、信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過往的紙、筆等物理載體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數據無處不在、信息無處不在、網絡無處不在、計算無處不在,使得軟件無處不在。軟件改變瞭信息的分佈、存儲與傳遞,成為當今人類加工數據、信息、知識、經驗和智慧的工具與載體。軟件通過專業人士的知識勞動,改變信息的形態和形式,改造世界,滿足人們的需求,創造價值。可以說,軟件是生產要素的承載者與管理者,是信息時代的核心生產工具。發生在當下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實質是信息技術給社會、企業、個人之間關系(生產關系)帶來的“顛覆性改變”,是未來經濟的生產要素——知識通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各種“外化”形式不同的新型軟件由虛到實的“物化過程”,是產業生態的重新佈局,是我們進入知識社會/信息社會的前奏。另外,現在國傢提出大數據戰略,大數據是基礎戰略資源,是新型生產要素;這與知識作為生產要素並不矛盾,而是一脈相承的。毫無疑問,數據已經成瞭當下重要資源。但數據要經過處理成為信息,再升華成知識才能更好地為人所用,產生智慧,體現價值。圖1所示為經典的DIKW模型的延展。其中:數據(Data):對客觀事物記錄下來的、可識別的符號,包括數字、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信息(Information):對數據進行處理,建立彼此間的聯系,使之具有實際意義,是可利用的數據。知識(Knowledge):對信息及其內在聯系進一步加工分析,從中得到所需要的規律性認識,是對信息的應用。智慧(Wisdom):基於已有的知識和高級的綜合能力,發現其中的原理並預測客觀事物的發展等,是對知識的應用。理解數據之間的關系產生信息,理解信息之間的規律、應用信息產生知識,理解知識之間形成的原理、應用知識產生智慧。從大數據中分析得出以前依靠人的知識、經驗等無法得出的信息與知識才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如果隻是大量的數據,而不能從這些數據分析、提煉出有用的信息與知識,則這樣的“大數據”隻能是“大垃圾”。“大數據”的關鍵在於能產生“大知識”,進而產生“大價值”。就像人們常說“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但往往遺忘瞭後半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還重要”。軟件的作用:構建閉環賦能體系軟件是人類認知事物運行規律產生的知識的代碼化,是指導甚至控制物理世界運轉的工具,是技術體系的載體,也是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大腦的擴展和肢體的延伸。基於安筱鵬博士提出的賦能體系,筆者進行瞭修改,認為軟件承載瞭知識管理,並且對知識要素進行優化及配置,建立起一條“物理運行—知識—軟件優化”的鏈接,構建起物理(Physical)空間到賽博(Cyber)空間的閉環賦能體系:物質世界運行—人類認知世界—認知知識化—知識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代碼化—代碼軟件化—軟件不斷優化和創新物質世界運行,從而產生強大的生產力。物質世界運行,產生客觀規律,這種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與人沒有產生直接關系,更不能為人所用;若要利用,需要人類通過種種方式去認知這個世界;人類在認知世界過程中,將接收到的大量的數據、信息轉化成為知識;將知識進行形式化和結構化的抽象,形成模型;將模型演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流程、策略等,並對一定規范的輸入,在有限時間內給出所要求的輸出,形成算法;將算法用代碼來表達;進而將代碼形成軟件;人們通過使用軟件,發揮軟件“賦能”“賦值”“賦智”作用優化物質世界的運行;周而復始,不斷前進。這一體系的本質是以通過信息變換優化物理世界的物質運動和能量運動以及人類社會的生產消費活動,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使得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從而促進人類社會的智能化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軟件的產生:知識軟件化在圖2所示的閉環賦能體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將事物運行的規律轉化成軟件,用軟件反映客觀事物,將知識凝練、固化和體現,這一過程,可稱之為知識軟件化,如圖3所示。具體來說,完整的知識軟件化是人類對客觀世界運行規律產生的認知進行顯性化表述、結構化分析、系統化整理與抽象化提煉,實行知識化、模型化、算法化、代碼化、軟件化的過程,一般依次包括認知知識化、知識模型化、模型算法化、算法代碼化、代碼軟件化五個環節。軟件由知識軟件化產生,這中間凝聚瞭知識的應用,凝聚瞭邏輯分析,核心是知識革命、知識工程。知識軟件化能夠推動知識泛化,讓知識被更好地保護、更快地運轉、更大規模地應用,從而千倍萬倍地放大知識的效應,進而支撐實現知識自動化。工業軟件的產生:工業知識軟件化具體地,根據領域范圍,對於工業領域運行規律認知形成的知識,進行工業知識軟件化。工業知識軟件化形成工業軟件。工業軟件的核心是工業知識。工業知識包括標準規范、行業流程、知識技能、管理思想等知識。參考朱煥亮與徐保文的《工業軟件淺析》一文對工業知識與工業軟件的論述:工業知識一般主要可以分為方法、過程和裝置三個要素。不同要素的工業知識軟件化產生不同類型的工業軟件。方法層面的工業知識軟件化後,產生瞭基於物理原理與專業學科發展的各類專業工具;過程層面的工業知識軟件化後,產生瞭以流程管理為核心的各類業務系統;裝置層面的工業知識軟件化後,產生瞭各類嵌入式軟件。工業知識軟件化產生瞭覆蓋制造全過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工業軟件,並使它成為推動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和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1工業軟件自誕生以來,推動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生產裝備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工業軟件也在不斷變化。目前,工業軟件呈現以下主要發展趨勢:從軟件形態角度,工業軟件朝著微小型化發展,軟件模塊→軟件組件→APP→小程序→微小應用。從軟件架構角度,一方面,在工業軟件微小型化發展的趨勢下,軟件架構朝著組件化、服務化發展,從面向服務的架構到基於微服務架構;另一方面基礎工業軟件朝著平臺化發展,工業軟件向一體化軟件平臺的體系演變,特別是基於技術層面的基礎架構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工業軟件平臺。從軟件使用角度,工業軟件朝著雲化發展,軟件和信息資源部署在雲端,使用者根據需要自主選擇軟件服務。從工業知識角度,工業軟件朝知識化發展,從通用工業知識到特定工業知識,從工業知識創造、加工、使用的分離到統一。工業軟件的 “知識”與“軟件”兩個要素發生變化,即工業知識軟件化中的“知識”與“軟件化”發生瞭變化。在“知識”要素方面,由通用工業流程、方法等要素的集合、自然科學與技術科學等通用科學知識,向基於通用工業知識,面向特定應用場景、解決特定問題的流程、方法、邏輯、經驗、訣竅以及數據挖掘分析得出的參數等通常人難以把握的工業知識轉變。在“軟件”要素方面,由原來的面向服務的架構向微服務架構演變,由架構復雜、功能耦合向架構簡單、功能獨立演變。在這兩個要素變化的背景下,工業知識軟件化產生工業APP。工業APP是人們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經營管理等制造全過程的運行規律進行知識化、模型化、算法化、代碼化、軟件化,是承載工藝經驗、業務流程、員工技能、管理理念等知識的新載體。工業APP將隱性、分散的知識顯性化、系統化,促進知識沉淀、傳播與復用,放大價值創造,發揮軟件“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推動工業提質增效升級。工業APP一般有知識化、輕量化、靈巧化、獨立化、可復用、可移植等特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APP發展的新方位工業互聯網的出現,為工業APP的發展帶來瞭強大的活力和增長機遇,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全新架構和理念開發工業APP,讓工業知識軟件化有瞭新的路徑,讓工業APP有瞭新的方位。工業互聯網平臺帶來瞭知識沉淀、復用與重構安筱鵬博士曾提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本質是通過提高工業知識沉淀與復用水平構築工業知識創造、傳播和應用新體系。其中,工業PaaS把大量的工業原理、行業知識、基礎工藝、模型工具規則化、模型化,封裝成為可重復使用的微服務組件。通過平臺,創新的主體可高效便捷地整合第三方資源、創新的載體變成可重復調用微服務和工業APP、創新方式變成基於工業PaaS平臺和工業APP的創新體系。這些都大大降低知識創新的成本和風險,提高研發效率,加速知識傳播。知識復用提升知識價值,改變知識生產方式。正如《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所述,通過數據積累、算法優化、模型迭代,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形成覆蓋眾多領域的各類知識庫、工具庫和模型庫,實現舊知識的不斷復用和新知識的持續產生;通過提供基於工業知識機理的數據分析能力,實現知識的固化和積累;將傳統上分散於不同企業、不同系統、不同個體的工業經驗有效沉淀和匯聚起來,並通過平臺功能的開放和調用,以及網絡的傳播,使工業知識加速傳播。工業互聯網平臺帶瞭新的軟件研發方式傳統工業應用軟件往往開發難度大、開發要求高,不能靈活地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一方面傳統架構的工業軟件拆解成獨立的功能模塊,解構成工業微服務;另一方面工業知識形成工業微服務。工業PaaS實質上則成瞭一個富含各類功能與服務的工業微服務組件池,這些微服務成為不透明的知識“積木”,面向應用服務開放API,支持無專業知識的開發者按照實際需求以“搭積木”的形式進行調用,高效地開發出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此外,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多種開發工具和編程語言,圖形拖拽開發、API高級開發等。這些為不會寫代碼的工程師快速開發出人機交互的高端工業軟件,為欠缺工業理論和工業數據資產的IT人提供高效復用專業算法模型提供瞭可能;讓原本封閉的企業專業化開發轉化為社會通用化共享,知識得到傳播,能力得到復制與推廣,極大降低工業APP的開發難度和成本,提高開發效率,為個性化開發與社會化眾包開發奠定瞭基礎。工業軟件未來的開發和部署將圍繞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架構,以工業APP的形態呈現,不需要每個開發者都具備駕馭龐大架構的能力,但依托底層平臺架構的支持,眾多的小型工業APP組合在一起,就能夠組織起一個個龐大的場景。這就好比一支可以打敗大象的螞蟻軍團,從而能夠顛覆性地化解傳統工業軟件因為架構龐大而給企業帶來的實施門檻和部署難度。在傳統工業軟件被國外工業巨頭把持的局面下,工業APP為我國提供瞭一條“換道超車”的路徑。工業APP有助於實現工業軟件核心技術突破,補齊高端工業軟件短板,加快解決我國工業軟件發展中存在的卡脖子問題。工業互聯網平臺帶來瞭新的價值呈現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從消費環節向制造環節擴散、從提高交易效率向提高生產效率延伸、從推動制造資源的局部優化向全局優化演進的必然結果,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搶占新一輪產業革命制高點的重要舉措。一方面,工業APP的發展將成為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手段。安筱鵬博士將工業互聯網平臺概括為:數據+模型=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最終需要通過提供服務來體現價值。工業APP是應用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支撐瞭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化應用,是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價值的最終出口!沒有工業APP,工業互聯網平臺就像沒有瞭功能豐富的APP的蘋果手機、安卓手機,用戶無法享受到便捷智能的服務,自然也不會願意付高價購買。另一方面,工業互聯網平臺給瞭工業APP全新的展現舞臺,全新的價值呈現!基於工業互聯網平臺,面向特定工業應用場景,激發全社會資源形成生態,推動工業技術、經驗、知識和最佳實踐的模型化、軟件化和封裝,形成海量工業 APP;用戶通過對工業 APP 的調用實現對特定資源的優化配置。工業APP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進行共建、共享和網絡化運營,支撐制造業智能研發、智能生產和智能服務,提升創新應用水平,提高資源的整合利用。知識創生軟件,軟件定義制造工業知識軟件化產生工業軟件,工業軟件定義智能制造。各個國傢先進制造計劃的基礎是實現“硬件”、知識和工藝流程的軟件化,進而實現軟件的平臺化,是新型工業軟件的平臺或者操作系統,本質是“軟件定義”。工業軟件是由工業知識軟件化形成,核心是工業知識,軟件定義制造的另一種解讀是工業知識定義制造。進一步,工業知識軟件化構建軟件化的工業基礎、軟件定義的生產體系,促進生產關系的優化和重組,奠定瞭軟件定義制造的基礎與前提。而工業APP是以軟件形式定義工業業務應用,是一系列軟件化、可移植、可復用的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是軟件技術與工業技術的深度融合。如業界諸多專傢所見,將來人是知識的生產者,智能機器是物質的生產者;讓“人智”以軟件形式轉化為“機智”。知識軟件化一方面將人的知識提煉出來以軟件為載體儲存,把軟件嵌入到機器設備,通過軟件運行,人的智慧以知識形式變成機器智能;另一方面通過工業大數據與機器學習,替代人工積累經驗,並自動發現知識、學習知識、積累知識,形成新的軟件,提高機器智能。通過封裝工業知識的工業APP對機器“賦能”“賦智”,形成機器智能,並不斷增強機器智能,機器智能則可突破人體使用知識的時空局限。綜上,工業知識軟件化變得極其有意義!知識是所有智能的源頭,沒有工業知識軟件化就沒有工業軟件,沒有工業軟件就沒有機器智能,沒有機器智能就沒有智能制造。同樣也就不會有工業互聯網,軟件定義制造也成瞭無本之木。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7/11272859.html

羅文: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向縱深發展

NICHICON代理商
AVX Distributor
AVX TPS
AVX鉭質電容器
化妝品odm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會同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近日在浙江杭州召開2018年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現場經驗交流會,會議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羅文出席並講話。羅文強調,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在推進智能制造、加快制造強國建設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電子信息產業是推進智能制造的戰略基礎;另一方面,電子信息產業也是推進智能制造的主戰場。羅文指出,在各部門、各地區,特別是廣大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取得明顯進展,有力支撐瞭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提質增效升級。為推進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向縱深發展,要重點開展以下工作:加強分類指導,深入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註重標準先行,不斷完善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突出示范引領,著力培育發展優秀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堅持市場主導,逐步形成大中小企業齊頭並進的推進局面;強化開放合作,積極促進國內外產業共贏發展。會上,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與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分別做瞭主旨演講。何積豐認為,顛覆性的電子信息技術對於全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電子信息行業的范疇隨著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正在發生變化。他從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數字經濟下的創新模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並以智能網聯車為案例分析給出企業的創新路徑。趙波介紹瞭智能制造現狀、分析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推進效果,給出瞭下一步工作建議以及電子標準院的智能制造服務能力。此外,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總工程師厲敏則在會上介紹瞭浙江省推進智能制造方面的舉措和取得的成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圍繞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推進路徑給出分析和建議。會上發佈瞭《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優秀案例集》。戴爾科技集團、麥斯克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東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等來自電子信息行業細分領域的代表,分享瞭智能制造探索經驗。交流會後,與會代表實地參觀瞭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桐廬生產基地智能制造生產線,並進行瞭經驗交流。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衛強出席並致辭。浙江省經信廳廳長張耕、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出席。部分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電子信息行業主管部門代表、電子信息行業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其他智能制造相關企業代表共計200餘人參加瞭會議。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8/11282908.html

“後去產能”時代鋼鐵業加速轉型升級

自動車床加工
CNC銑床加工
自動車床
CNC加工
示波器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深度調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鋼鐵產業格局不斷變化,傳統發展方式面臨深刻變革,在此背景下,11月23~25日,由中國工業報、北京金屬材料流通行業協會、蘭格鋼鐵網和蘭格雲商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環渤海鋼鐵市場論壇暨蘭格鋼鐵網2018年會在京召開。本屆論壇以“新環境、新周期下的鋼鐵供應鏈發展模式”為主題,探討鋼鐵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在新形勢下,鋼鐵企業如何推進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如何提升管理經營策略,獲得長效綠色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介紹,目前,我國重點鋼鐵企業近七成處於城市之中,生態環境和城市發展不相融等矛盾日益凸顯,城市鋼廠將面臨搬遷壓力,謀劃出路勢在必行。但在城市鋼廠搬遷及地方調整鋼鐵產業佈局時,地方政府應考慮到鋼鐵企業是重資產企業,搬遷成本大,搬遷後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會明顯加劇。因此,對於有競爭力、可以代表鋼鐵工業水平和發展方向的鋼鐵企業不能簡單實施“一刀切”的政策。李新創建議,地方政府在作出決策前,要綜合平衡所在城市整體定位、環境容量、土地資源價值、稅收占比等因素,確定不同的出路,優化鋼鐵產業佈局。在優化鋼鐵產業佈局的同時,鋼鐵企業還需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行業深度調整期作為全面提升競爭力的重大機遇期,把市場壓力轉換為改革創新的強大動力。企業要依據發展現狀,堅持把自主創新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根本動力,把重視產品質量、實施和諧綠色的營銷理念作為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把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強做大主導產業作為提升競爭力的突出任務,以創新驅動作為強有力抓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培育新的優勢。正大制管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薑海東介紹,近年來,為進一步適應市場高端化需求,借力國傢經濟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良機,正大制管集團深化調整產品結構,不斷優化自身產品。自2012年開始,致力研發、生產消防專用管,與北京科技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高等院校聯合攻關,從鋼鐵母材上調整元素配比,從焊接工藝上調整創新,經過近百次實驗,解決瞭滾槽開裂的行業難題。目前,消防專用鋼管在正確施工條件下,實現瞭百分之百滾槽合格率。除此之外,發展綠色制造、轉變經營模式,提升絕對競爭力是所有企業改革的必由之路。隨著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管理模式創新,提升信息化、智能化運營水平已成為鋼鐵產業鏈上眾多企業的共識。蘭格集團總裁劉陶然介紹,蘭格鋼鐵作為鋼鐵流通領域的服務者,始終緊跟行業發展的步伐,與鋼鐵生產企業和貿易企業攜手同行,積極開創行業發展新思路新模式。2018年,在鋼鐵行業效益改善,企業轉型升級訴求凸顯的市場環境下,蘭格鋼鐵努力探索鋼鐵產業服務鏈條,創新服務模式,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蘭格鋼鐵網價打造重點終端企業結算執行標準;二是蘭格雲商服務的鋼鐵產能規模躍上7000萬噸臺階;三是蘭格集采平臺成為下遊終端規模采購的得力助手;四是蘭格供應鏈金融平臺為相關企業註入資金活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在優化鋼鐵產業轉型佈局中,推進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的進程是重要環節之一,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王國清指出,目前,鋼鐵企業間跨區域、跨所有制重組壁壘逐漸被打破。在跨區域方面,首鋼重組長鋼、水鋼、貴陽鋼鐵、通化鋼鐵實現瞭國有企業跨區域重組;建龍重組海鑫鋼鐵實現瞭民營鋼鐵企業跨區域重整。在跨所有制方面,寶鋼重組八一鋼鐵、韶鋼、重慶鋼鐵成為央企重組地方國企的典范;錦程沙洲重組東北特鋼,成為民營鋼鐵企業重組國有企業的典范。而中糧集團重組中原特鋼也成為跨行業重組的典型案例。王國清預測,接下來,鋼鐵行業兼並重組將加速推進。2018年鋼鐵行業在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下,將提前完成“十三五”時期化解過剩產能的目標。“藍天保衛戰”、環保督查、專項大檢查等項目的持續發展,有效防范瞭“地條鋼”的死灰復燃和已化解的過剩產能復產,嚴禁違規新增產能,供給側改革成效得到較好的維護和鞏固。國內鋼鐵市場價格高位運行,鋼鐵企業效益不斷改善。但在全行業營收和凈利潤普遍大幅增長的同時,鋼鐵行業仍面臨產業集中度偏低,負債率高等發展問題。因此,在“後去產能”時代背景下,鋼鐵行業重點發展任務已轉變為去杠桿和兼並重組。在相關鋼鐵產業整合基金的助力下,以及各地區整合計劃實施下,鋼鐵行業的領袖企業將進一步提升整合優質產能的能力,加速推進兼並重組,把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8/11282909.html

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車床加工
特殊螺絲
電子零組件
轉軸
汽機車零件
11月21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18)”在北京召開。會上發佈瞭《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百強區發展報告(2018年)》白皮書,這是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四次正式發佈,也是中國工業百強區第二次發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張潔對白皮書進行瞭解讀,介紹瞭我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現狀,縣域工業競爭力評價理念以及百強縣(市)、百強區競爭力情況。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以全國5.3%的縣(市)數量、6.7%的人口,貢獻瞭11.0%的GDP和16.3%的工業增加值,是我國縣域工業發展的良好示范,也是研究整個縣域工業發展的典型樣本。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分佈於全國16個省(區、市),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等繼續領跑,四省合計占據71席。工業百強縣(市)發展總體呈現六個特點:一是經濟韌性總體較強,規模速度與質量效率並重;二是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新興產業經濟貢獻快速提高;三是企業資源較為豐富,東部民營經濟高度發達;四是投資動能有所減弱,縣域仍是工業投資重地;五是創新資源不夠均衡,蘇浙縣(市)遙遙領先;六是東多西少南強北弱,區域不平衡矛盾有所深化。市轄區與縣(市)同為縣級行政單位,但分屬縣域經濟和城市經濟范疇。工業百強區展示瞭城市經濟中縣級行政單位的發展實踐和示范作用。2018年工業百強區分佈於全國15個省(區、市),江蘇、廣東、山東、浙江四省占據67席。工業百強區呈現出以下發展特點:一是分佈仍然以東部為主,江蘇、廣東穩居前兩位;二是東部工業增加值與增速實現雙贏,廣東領跑千億級增加值;三是東西部發展質量效益向好,江蘇企業發展活力強勁;四是中西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初顯,東部地區投資活躍;五是四大板塊新動能培育態勢向好,創新驅動內生動力有待提升。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縣域經濟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對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從落實縣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縣域工業開放協調發展、提升縣域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擴大縣域工業領域有效投資和完善縣域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等五個方面著手,推動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8/11282910.html

海交會將於12月在廣州舉行

家用真空包裝機
商用真空包裝機
真空封口機
真空保鮮包裝機
CNC 自動車床
為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發展,11月13日,2018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0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組委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2018海交會將於12月21~22日在廣州舉行。大會由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中共廣州市委、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深圳等28個城市(機構)協辦,預計參會人員將達5萬人。2018海交會將以“智匯、創新、共贏”為主題,通過峰會論壇、展覽展示、項目交流、人才招聘、專業會議、實地考察、海外分會場、海交會20周年紀念活動等八大板塊活動。有著19年辦會經歷的海交會已經成為以人才引進為開端,項目合作為紐帶,地方產業需求和國傢政策扶持為根基,科技、經濟、文化交流三位一體的國際性平臺。而今年的海交會在往屆的基礎上新增瞭不少亮點。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黎明在發佈會上透露,本屆大會專設大灣區論壇活動,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鮮明主題,圍繞大灣區戰略下的人才合作新格局和新材料科技合作領域開設瞭2場論壇,邀請傑出海外人才、國內外學術代表、著名企業傢和人力資源、科技領域的專傢共同探討大灣區的發展建設。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8/11282914.html

2018華南工業智造展群英薈萃 12月”智”動華南產業圈

桌上型飲水機
辦公室飲水機
直立式飲水機
飲水機設備
開飲機
2018華南工業智造展覽會即將於12月5-7日(下周三之周五)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展會現場將一站式展示工業自動化產業鏈的革新設備及技術;同期智造會議群英薈萃,共探“智造”熱點話題,是華南制造業從業者進行采購及商貿交流的難得平臺。本屆展會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州市委員會、香港線路板協會、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工業4.0產業聯盟、廣東省電子政務協會、香港自動化科技協會等行業協會的共同支持下,以展示智慧生產、物聯網、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等全產業鏈的前沿技術及解決方案,探討智慧工廠及智能制造對華南制造業帶來的變革和影響。2018華南工業智造展覽會是一個解決方案導向型展會,捷訊中國、川崎機器人、日立、總路、Ntrium等眾多知名展商將在此展示最實用及最具前瞻性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和服務。除瞭自動化和機器人行業,物聯網也是近年來智能制造的大勢應用方向之一,本屆展會將首次設立“物聯網專區”。“華為雲”及深圳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等物聯網行業標桿將悉數亮相展會,為眾多制造廠商帶來新的解決方案和靈感。除此之外,本屆展會將與中國計算機報、廣東省電子政務協會聯合舉辦“智造會議”。會議為期三天,其主題覆蓋工業4.0時代的熱門話題和趨勢,將圍繞5G於智能制造的應用及影響;華南地區工業智造及機器人產業現狀和發展機會;垂直行業工業互聯網實施架構;我國智能制造評價指標體系、智能制造的中國模式等話題展開研討,分析行業現狀及前沿視野、探究創新商業模式。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8/11282925.html

工信部張峰:我國工業互聯網開局良好

二手機械買賣
橡膠
冷熱飲水機
飲水機推薦
飲水機
11月23日,2018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在廣州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張峰在致辭中說,我國工業互聯網開局良好,未來前景可期。當前,工業互聯網在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釋放數字經濟增長潛能方面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已成為全球共識,各主要工業國傢紛紛加強戰略佈局。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新型網絡技術已開始探索應用於工業場景,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的設備數量、部署的各類解決方案都取得長足進步,應用范圍已擴展到大部分工業領域。一是政策體系日益完善。張峰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自國務院發佈實施《關於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呈現良好勢頭。國傢層面已建立起“頂層設計+行動計劃+實施指南”的政策體系,地方層面已有包括廣東、浙江、上海、福建等在內20個省、市、自治區出臺瞭本地工業互聯網實施方案。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發展加快,企業內外網絡升級改造工作穩步推進,標識解析公共服務節點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多層次的平臺體系加快建設,國內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平臺超過50傢;安全防護能力建設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監測平臺初步建成,形成瞭安全風險監測發現、預警通知以及處置支持能力。鋼鐵、航空航天、機械、汽車、電子、傢電等行業湧現出一大批融合應用新模式、新業態。產業生態加速形成,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成員數量達到834傢,產學研聯動、跨領域協同日益加深,與國際上主要工業互聯網推進組織間的交流合作也不斷加強。對工業互聯網的下一步工作,張峰從技術、應用、產業、安全四個方面提出建議:一是提升技術產業能力,夯實持續發展基礎。要繼續加強針對智能感知、平臺構建、數據分析等基礎共性技術,以及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快構建多領域、多層次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創新體系,力爭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帶動產業快速發展。同時,著力培育一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拓展工業互聯網系統集成、平臺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等能力和業務,推進標識解析國傢頂級節點、二級節點建設,不斷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質量和效益。二是壯大應用市場,拓展融合發展空間。以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為牽引,加快相關技術成果的轉化,持續拓展新模式、新業態的應用范圍。引導制造業重點行業、領域持續加大工業互聯網應用投入力度,以應用促進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產品、服務的不斷迭代創新與演進升級。三是深化多方協同,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引導產學研用各方加強協同,國際國內深入合作,以產業聯盟等組織為依托,不斷拓寬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模式、豐富合作內涵、提升合作水平,加快打造一體化產業生態鏈。同時積極引導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工業互聯網,營造產業與金融資本良性互促的發展環境。四是築牢安全屏障,促進產業健康成長。加快健全工業互聯網安全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強化應用企業主體責任,引導其增加安全投入。加大針對工業互聯網安全供給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安全技術成果轉化和產品服務創新。同時加快建成滿足設備、控制、網絡、平臺、數據等安全需求的多層次技術防控體系,全面提升產業安全保障能力。張峰表示,廣東作為制造業和互聯網產業大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要求,率先出臺工業互聯網地方支持政策,支持企業“建平臺、上平臺、用平臺”,不斷深化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建設及應用推廣,積極承接標識解析國傢頂級節點建設,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方面已經走在全國前列。希望廣東省進一步發揮資源聚集、產業集群優勢,大膽探索創新,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2.html

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是長絲織造主旋律

中古機械買賣
CNC車床
CNC車床加工
CNC加工
中古cnc車床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為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授予“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稱號。我國長絲織造產業目前正處在歷史發展的又一個最佳時期,如何把握綠色織造的方向不動搖,如何堅持創新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怎樣使產業轉移實現有序可控,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有很多工作要做。日前在河南省太康縣召開的2018年中國長絲織造行業技術創新研討會上,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王加毅做如此表示。本次會議由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和太康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和太康縣紡織服裝協會承辦,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支持。技術創新投入應進一步提升根據國傢統計局以及各產業集群直調數據分析,2018年前三季度,長絲織造行業產量平穩增長,內銷市場穩中有升,規模以上化纖織造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780.51億元,同比增長7.1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瞭2.6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累計為27.51億元,同比增長8.46%,增速較去年同期減少11.16個百分點;利潤率為3.52%,較去年同期下降瞭1.68個百分點。雖然行業經濟增速放緩,但與其他紡織產業相比,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優勢明顯。王加毅表示,我國化纖長絲織造產業增長速度快於其他紡織產業,產品應用范圍廣,創新空間廣闊,市場潛力大,成本優勢明顯,項目投資省,要順應時代發展,向創新驅動、環境友好、健康時尚、可持續發展方向不斷邁進。近年來,長絲織造行業在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節能減排、中水回用和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都有瞭較大的提升。據王加毅介紹,“差別化高密阻燃遮光面料生產關鍵技術”等一批前沿科技項目成功通過驗收,並已在部分企業批量生產,為生產企業創造瞭較高的附加值;先進的整漿並設備、全自動穿經設備、自動化程度更高且具有數碼功能的噴水織機、檢測設備、ERP信息管理系統和中水回用系統等新技術新裝備正逐步在行業中投入使用。“無論是新建項目還是老機改造,我們提倡盡可能采用電子送經、電子卷取、凸輪開口或電子多臂開口裝置以及全自動穿經機等一些運行成本低、加工質量好、品種適應能力強的先進技術。”王加毅認為,要加快全行業落後設備的淘汰改造步伐,積極借鑒、引進國內外最新的工藝、技術和裝備,開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升級。在今後幾年,我國長絲織造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還需加大,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發經費要超過銷售收入的1%,爭取達到國際3%的水平。一個引起關註的現象是,長絲織造企業紛紛與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建立研發或檢測機構,校企、院企合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完成瞭“細旦超薄彈力面料的開發與應用”“細旦超柔型面料的開發與應用”等一批行業領先項目。技術創新是實現長絲織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為突破行業一批關鍵技術,解決行業生產中的難點和瓶頸,王加毅認為要對國產化全自動穿綜、自動上軸裝置進行技術攻關,對自動落佈裝置、自動驗佈裝置做好中試攻關,對數字化整漿並、數字化噴水織機、成品半成品自動倉儲技術、ERP管理系統和在線監控與管理系統等關鍵技術智能化進行完善和升級。噴水織機污水處理須全覆蓋綠色生產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大勢所趨。目前就整個長絲織造行業來講,在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參差不齊,差距較大,亟待解決。針對行業綠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王加毅提出瞭四點意見。一是新建園區或新上項目:噴水織機在200臺以上的企業必須自建污水處理廠,污水要自行處理自我回用;噴水織機在200臺及以下的企業,廠房應標準化並集中建設,就近統一建設污水處理廠,污水經處理後返回原企業實行循環使用。二是現有老的工業園區和分散企業,應在當地政府的管理下,采取因地制宜、因企制宜的有效措施,無論是企業自行處理,還是園區統一處理,今後兩年內必須實現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全覆蓋。三是上述兩項皆要求中水回用率不低於90%。提倡采取收集儲存雨水等措施,為噴水織機補充低鹽分新水,爭取中水回用率達到100%。四是對噴水織造用水因含鹽濃度不宜過高而更新淘汰的10%的污水,無論是企業自行處理還是進園區管網,都必須經處理後達到國傢或地方排放標準才能排放。王加毅表示,噴水織機的下機污水為輕度污染水,目前,企業自行處理與園區統一處理兩種方式的技術都是成熟的,處理成本也在合理區間,生產用水循環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實質上是管理問題。因此,噴水織造污水處理問題在今後一兩年內可以也必須得到徹底解決,全行業噴水織機污水處理和循環利用必須做到全覆蓋。另外,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環保形勢,為實現長絲織造產業的清潔生產,企業除瞭采用節水型噴水織機和加大污水治理外,還需加大推廣車間照明LED節能燈、廠房屋頂光伏發電和永磁電機等一系列清潔生產新技術的力度。產業轉移正當時近些年,我國化纖長絲織造產業正向蘇北和中西部轉移,逐漸開始形成以沿海發達地區為產品研發與銷售基地,以中西部地區為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的產業分工格局。作為中西部地方政府和長絲織造行業生產經營者要如何把握產業轉移的機遇,在產業轉移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王加毅建議中西部地方政府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應規劃先行,在承接轉移的過程中做到高起點和高定位,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要合理規劃建設水處理設施,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和諧共贏;通過規劃安排,有效地解決產業鏈配套發展問題,對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產生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加快園區建設,獲得更大的經濟產出非常有利。作為本次大會的舉辦地,太康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已入駐企業62傢,投產及在建紡織規模達到150萬錠,噴氣、噴水、圓盤織佈機規模達到7500臺,服裝年加工能力3億件,紡紗規模在河南全省紡織行業市縣級排名第一。目前,太康縣正在做好長絲織造產業轉移承接工作,已編制《太康縣紡織化纖長絲織造產業發展規劃》並制定相應政策,著手大力發展長絲織造產業。太康縣縣長李錫勇表示,太康已經實現瞭紡織產業集群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散到聚的嬗變,形成瞭“全國有影響的差異化紗線及彈力面料生產線”等集群效應,今後將立足人力資源優勢和紡織產業基礎,堅持規模化、品牌化、集群化發展,著力培育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集群。“產業轉移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難得機遇,望我們廣大的優秀企業傢們莫失良機,有所作為。”王加毅對長絲織造產業轉移充滿期待。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3.html

遼寧:工業經濟成就喜人全面振興步伐加快

無塵室耗材
超細纖維擦拭布
無塵服鞋清洗
熱轉印擦拭布
忠群
遼寧省政府新聞辦日前組織召開“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一場新聞發佈會,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申世英介紹瞭改革開放40年遼寧工業經濟建設有關情況。申世英表示,遼寧改革開放40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遼寧工業堅持走新興工業化道路,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遼寧工業形成瞭以重化工為主體、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工業體系。近年來,隨著振興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全省工業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遼寧工業經濟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制造強省建設為核心,以開放合作為抓手,有效應對瞭經濟下行壓力,全省工業經濟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工業經濟40年成就喜人申世英說,回顧改革開放40年,遼寧省工業經濟成就喜人。一是工業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以來,遼寧工業在向市場經濟邁進的過程中,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產業結構,工業規模持續擴大,整體競爭力不斷提升。2017年全省工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瞭62倍。汽車產量增長194倍,乙烯產量增長787倍。裝備制造業基礎優勢明顯,遼寧省的基礎裝備、重大成套裝備在全國具有較強優勢。原材料行業競爭力較強,乙烯、PX等基礎有機化工原料產量在全國處於中上遊水平,新材料行業具備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通用航空產業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遼寧號”及第一艘國產航母在我省誕生。撫順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的投產,也標志著遼寧省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的世界級煉化基地的省份之一。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通過不斷強化傳統行業加快實施改造升級,遼寧工業逐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高端裝備制造業占裝備制造業比重18%,在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領域發展勢頭明顯,在國內處於前列。大型船用曲軸、大型盾構機等產品填補瞭國內空白。新材料產業2017年總產值超600億元,在先進鋼鐵材料、高溫合金等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遼寧省催化劑總產能已位列全國第一位,PBT工程塑料等先進基礎材料已實現規模化生產。信息產業在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集成電路裝備與北京、上海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是工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通過不斷加大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深化產學研合作,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不斷加強。國傢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啟動,燃氣輪機、冷熱技術、掘進裝備等3個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成功創建。目前全省共有40戶國傢級、788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改造升級步伐不斷加快。遼寧省企業研制的五軸精密數控機床,國產化率超過80%,產品實現替代進口;工業機器人性能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潔凈機器人打破國外壟斷。四是對外開放合作取得明顯成效。改革開放以來,遼寧省工業對外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通過引進海外先進技術,遼寧省企業獲得瞭一批先進技術、知名品牌、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國際營銷渠道;通過開展海外並購,遼寧省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部分企業占據行業龍頭地位;通過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取得瞭新突破。沈鼓集團引進美國EMD公司核主泵技術並消化吸收,掌握瞭AP1000主泵設計、制造、實驗能力,填補國內空白。瓦軸集團收購世界頂級冶金軸承研發及制造企業,獲得瞭薄壁軸承、風電主機軸承等先進軸承的設計技術,企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躋身世界著名軸承生產企業行列。大連遠東刀具通過並購國際企業,迅速成為高速鋼切削刀具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40%。華晨汽車在伊朗、俄羅斯、埃及等國傢設有6個生產基地,產品出口80多個國傢和地區。同時引入瞭華晨寶馬第三工廠、英特爾等一批大項目,為遼寧工業發展提供瞭有力支撐。加快實現遼寧工業全面振興申世英強調,工業是遼寧的脊梁,工業穩、則遼寧穩。遼寧工業40年的發展歷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就是,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就必須走改革之路,走開放之路。所以我們在鞏固已經取得成績的同時還要下更大力氣抓好改革開放。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考察和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頭腦中固有的壇壇罐罐,堅定不移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圍繞實施“一帶五基地”建設和“五大區域發展戰略”,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紮實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和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省工業高起點起步、高質量發展,在數量向質量轉變中,加快實現遼寧工業全面振興。申世英指出,下一步我們的奮鬥的目標是;一聚焦高端化,大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緊緊圍繞“一帶五基地”建設,滾動實施100個高質量發展重點工業項目,積極扶持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網信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力爭三年實現萬戶企業上雲。加快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到2020年力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萬戶,為全省經濟增添新活力。二聚焦智能化,紮實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加快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打造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滾動推進100個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項目建設,用智能技術嫁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快實現2.0、3.0、4.0並聯融合發展。三聚焦特色化,加快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為重點,深入實施特色消費類產品發展工程和“三品”專項行動,發展葫蘆島泳裝、丹東戶外運動服裝、高端定制服裝等特色紡織品服裝產業,特色中藥健康產品。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和非金屬礦精深加工,加快原材料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四聚焦綠色化,推動遼寧全省工業邁上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組織開展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創建工作,爭取再打造一批國傢級和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推動全省工業實現綠色化發展。申世英說,為瞭確保全省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我們要積極爭取國傢政策資金支持,鼓勵和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強企業幫扶,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問題,圍繞一批新項目和大項目,加強調度,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和投產達效。強化中小企業培育力度,鼓勵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企業競爭力。更重要的是,遼寧要強化內引外聯,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引導、鼓勵企業“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強化對內經濟合作,加強與江蘇、北京、上海對口合作,主動承接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的高端化、綠色化產業轉移。圍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中東歐“16+1”和日本、韓國等國傢開展經貿合作。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

source:http://www.indunet.net.cn/staticpage/20181129/11292964.html